假有唯名

来自楞伽经导读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假有唯名

第三重二谛的胜义谛,就成为了第四重二谛的世俗谛,只不过我们在语言上略作调整。第三重二谛的胜义谛叫“名言假有”,那么到了第四重二谛的世俗谛,我们为了凸显只剩下名言,那么我们把它略作调整,叫“假有唯名”。通过前三重二谛的学习,佛陀已然把我们解构得只剩下点儿名言了。第四重二谛的世俗谛是假有唯名,胜义谛是什么呢?只剩下名言了,那我们就分析一下名言。名言也是一种事物,但是名言这种事物,之所以叫“名言”,与其他别的事物有什么不同呢?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它总是不代表自己,总是要代表别的事物。比如说,我说“杯子”,那么当大家听到“杯子”这个声音的时候,你绝不是联想到“杯”“子”这样两个频率上的声音而已,一定往桌子上去寻找那个能够盛水的容器。我说“杯子”,你联想的不是“杯子”这个音声本身,而联想到的是桌子上盛水的那个容器。“杯子”这个音声是个名言,总是不代表它自己,要代表另外一个事物。这个“杯子”、这个名言叫做“能诠”。名字总不代表自己,总要去代表别的事物,它总是要去代表的那个东西,叫做“所诠”。所诠,佛教里也叫做“义”,梵文是“artha”,这个名字所指的那个对象,叫“实义”。当我们运用一个名言的时候,我们凡夫心中一定有这个名言所指的那个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