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6坦特罗、婆罗门、沙门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汝不应乐戏论谈笑”作何理解?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汝不应起围陀诸见”,梵文veda音译为“围陀”,在历史上也音译为“吠陀”,意译是“明”或者“明论”,那么veda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婆罗门教是有神论宗教,而且是多神论宗教,其基本纲领有哪三条?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雅利安人统治印度之后,将印度人按等级不同分为四个种姓,而且还有进不了这四个种姓、地位更低的贱民。这四种姓都包括哪些呢?
5 现在全世界的大学里通行的印度宗教史教科书,都把三千年来印度宗教归为两大系统,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把印度宗教传统分为三个系统不是两个,那么是哪三个系统呢?
6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沙门信仰与婆罗门信仰主要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7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佛教是在哪个信仰系统里的?
8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汝不应起围陀诸见”就是说罗婆那王,不应该持有婆罗门的吠陀的见解,不能够信受婆罗门的三大纲领,这是佛陀对后世学佛修行者的教诲。后来的佛教传承中有哪些现象,让我们感觉佛陀有“先见之明”?
9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如何正确解读经文“亦不应著王位自在”?
10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亦不应住六定等中”,定对应的梵文是dhyāna,六定就是六种禅定,如何正确理解“定”与“六定”?
1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佛法和外道都修习禅定,大乘佛法修习的六度之一就是禅定,和外道的禅定相比,以下哪些是佛法的禅定的特征?
1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后面的经文把佛法的禅法分为了四种: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相禅,攀缘真如禅和如来清净禅。佛陀在经中说的法才是修习佛法禅定的指南,那么以佛经为指导,该如何正确修习佛法禅定?
判断题 每题1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二时教法龙树在《中论》中对常见与断见的定义,与三时教法《楞伽经》中对常见与断见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凸显出了判教的重要性,这也是二时法与三时教法不能混讲的原因。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通过经文“汝不应起围陀诸见”,我们可以得出:佛陀教诲我们不应该用婆罗门教的祭祀仪轨,把佛教搞得越来越神秘化,严重地淡化、模糊以至于消融了佛教的核心法义,不能通过类似祭祀的方法,去获得种种世间的利益。
3 佛法与外道修习的禅定区别在于,是否经历过佛陀正法的闻思,是否是在佛陀正见指引下修行。不经过佛陀正法的熏习,不领受佛陀的正见,基本上修习的禅定都是外道禅定,与佛法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