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依照经文“大慧,以此四缘,阿赖耶识如瀑流水,生转识浪”,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错误的见解有哪些?
2 依照经文“如眼识,余亦如是,与一切诸根微尘毛孔眼等,转识或顿生,譬如明镜现众色像,或渐生,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这句经文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3 依照经文“心海亦尔,境界风吹起诸识浪,相续不绝”,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境界风吹起转识浪”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4 依照经文“大慧,因、所作相非一非异,业与生相相系深缚,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五识身转”,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因、所作相非一非异”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5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经文“大慧,因、所作相非一非异,业与生相相系深缚,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五识身转”中的“业与生相”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6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经文“业与生相相系深缚”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7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为什么“因相”与“所作相”不分离?为什么“业相”与“生相”紧相连?
8 依照经文“大慧,与五识俱,或因了别差别境相,有意识生。然彼诸识不作是念:‘我等同时展转为因,而于自心所现境界分别执著,俱时而起’”,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此句经文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9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经文“大慧,诸修行者入于三昧,以习力微起而不觉知,但作是念:‘我灭诸识,入于三昧。’实不灭识而入三昧。以彼不灭习气种故,但不取诸境,名为识灭”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10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经文“大慧,如是藏识行相微细,唯除诸佛及住地菩萨,其余一切二乘、外道定慧之力皆不能知”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判断题 每题1分;
1 依照经文“心海亦尔,境界风吹起诸识浪,相续不绝”,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这里的“心”是指阿赖耶识,把阿赖耶识比喻为海上生起的“波浪”。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境界风吹起诸识浪”里的“境界”,梵文是viṣaya,指外境,就是凡夫以为心外存在的事物,把执取外境比喻为“风”。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境界风吹起诸识浪”里的“识”,就是“转识”,把转识比喻为“波浪”,故说“识浪”。
4 分别境界,不仅在藏识中熏习新种子,而且催动老种子现行出转识;而转识的分别再熏习下新种子,这新种子再催动老种子现行出转识,如此无休止地循环往复,就是“相续不绝”。
5 “无差别相各了自境”,这句经文就是在说:五识与意识,呈现出相互不干扰的行相,在名言施设的差别境界中,相伴而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