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宁玛派”的版本间差异

删除1,160字节 、 2020年11月27日 (五) 10:52
无编辑摘要
imported>Zhangxi2020
 
dc>Yinxuefeng
第1行: 第1行:
宁玛派rnyingmapa藏传佛教主要宗派之一。其法脉源于前弘期(7世纪中叶~9世纪中叶),后人称旧派,以区别于后弘期(10~15世纪)形成的新派。宁玛派内部有远传经典、近传伏藏和甚深净相三大传承支系。但主要传扬前两系,后一系依附于前两系,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寺院传承体系。


①远传经典系。经过初、中、后3个发展时期,成为宁玛派中历史最悠久、最正统的一个派系。以弘传《幻变经》、《集经》和《心品》3部经典为标志。初期以聂·咱纳古玛热(8世纪)为代表,中期以努·桑杰益西(772~867)为代表,后期以三索尔为代表。
='''净名百科'''=
==法义诠释==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主要宗派之一,“宁玛”属于藏语借词,意为“古”、“旧”,是西藏最早的佛教派别,遵循旧译密续。


三索尔分别为索波切·释迦琼奈、索琼·喜饶札巴和索·释迦桑格。经三索尔师徒相承弘传,培养了众多嗣法弟子,使远传经典系传播区域进一步扩大。该法系传入多康地区后,又称康区传承系。
宁玛派由印僧莲花生创立。其教派传承于“前弘期”(8世纪),后人称“旧派”,以区别于“后弘期”形成的“新派”。


②近传伏藏系。它是宁玛派最重要的教法传承,其法脉可上溯至前弘期。相传,莲花生大师等高僧将吐蕃佛教中最深之密宗典籍、佛像及法器等封存于各地秘密之处,并命名为伏藏。至后弘期,相继产生了具有传奇色彩的百名大掘藏师和千名小掘藏师。他们不但发掘出大量伏藏法,而且建寺专门传授此法,遂形成伏藏法传承系。近传伏藏系又分为伏藏北传系和伏藏南传系。
宁玛派作为一支独立的宗派,是在“后弘期”中形成的,主要法脉传承有:《幻变经》《集经》《心品》以及师承,教法仪轨既继承了吐蕃佛教即西藏佛教“前弘期”的传统,又得以在“后弘期”重新构建,从教义而言可分为九乘判教和大圆满法。


伏藏北传系,由大掘藏师·仁增果丹·俄珠坚赞(1337~1409)建立。他在1355年发掘出《五库》等大量伏藏经典,整理编纂后传授这些法典,形成伏藏北传系。多杰扎寺、佐钦寺等为这一传承的代表性寺院。
宁玛派的六大寺院,分别为西藏的多吉扎寺、敏珠林寺,四川的协庆寺、竹庆寺、噶陀寺、白玉寺。在藏传佛教数以千计的寺院中,约有四分之一的寺院是宁玛派的,仅次于格鲁派。


伏藏南传系,由大掘藏师热那林巴(1403~1482)建立。他将娘·尼玛维赛主持发掘的上部伏藏和古日·却吉旺秋(1212~1273)主持发掘的下部伏藏,以及后人发掘的伏藏整理汇编,形成伏藏南传系。敏珠林寺、白玉寺等为传承这一法脉的代表性寺院。
<ref>摘自百度百科、龙钦宁提百科</ref>
 
==注释==
宁玛派著名高僧隆钦饶绛巴·茨臣罗哲大师曾到不丹传教,并创建名为塔尔巴林的宁玛派寺院,随后宁玛派传入尼泊尔和印度等广大地区,并在各地建立了不少宁玛派寺院,其僧人在20世纪50年代曾到中国藏区佐钦寺学法进修。
 
 
[[Category:净名百科]]
P475
[[Category:三时教法]]
[[Category:百科全书]]
[[Category:楞伽经导读]]
[[Category:楞伽经导读002]]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Category:楞伽经词汇扩展]]
[[Category:百科词条]]
[[Category:中文词条]]
匿名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