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2
个编辑
初始导入>Admin (→梵汉经文) |
|||
第3行: | 第3行: | ||
==='''一、二时教法,万法皆空、因果必空!'''=== | ==='''一、二时教法,万法皆空、因果必空!'''=== | ||
'''佛法说的空,是空“凡夫以为的凡夫境界”,是空凡夫以为存在,圣者认为不存在'''。“万法皆空”,既然是空,那万法就是指凡夫以为的凡夫境界,就是凡夫以为的存在,圣者认为不存在。在二时教法当中,六尘、六识皆是“凡夫以为的凡夫境界”,因此六尘、六识之中,凡夫境界的因果,凡夫认为不空,但是佛法认为必须得空。 | |||
举个例子,面对着一只老虎,如果凡夫在凡夫境界里认为这只老虎是动物园里面的真老虎,那凡夫就一定认为这只老虎得有妈,而且只能有唯一的妈。那这只老虎的妈妈,就是这只老虎的一种因,那这只老虎当然就是果。那么这只老虎的妈妈与这只老虎的这个因果的关系,凡夫认为肯定不空,凡夫认为这样的道理是理所当然、毋庸置疑的。 | 举个例子,面对着一只老虎,如果凡夫在凡夫境界里认为这只老虎是动物园里面的真老虎,那凡夫就一定认为这只老虎得有妈,而且只能有唯一的妈。那这只老虎的妈妈,就是这只老虎的一种因,那这只老虎当然就是果。那么这只老虎的妈妈与这只老虎的这个因果的关系,凡夫认为肯定不空,凡夫认为这样的道理是理所当然、毋庸置疑的。 | ||
第11行: | 第11行: | ||
老王在梦中以为这只老虎很真实,在梦中还给这只老虎找妈,可是等老王醒来之后才发现这只老虎根本不存在,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只是个梦境,只不过在梦未醒的时候,不知道是梦,才把梦境当真。佛陀说,给老王梦中的老虎找妈是戏论,因为梦中的老虎压根没妈。因此对于凡夫以为的凡夫境界的老虎的妈妈与虎的这个因果关系,其实在佛陀看来是根本不存在的。 | 老王在梦中以为这只老虎很真实,在梦中还给这只老虎找妈,可是等老王醒来之后才发现这只老虎根本不存在,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只是个梦境,只不过在梦未醒的时候,不知道是梦,才把梦境当真。佛陀说,给老王梦中的老虎找妈是戏论,因为梦中的老虎压根没妈。因此对于凡夫以为的凡夫境界的老虎的妈妈与虎的这个因果关系,其实在佛陀看来是根本不存在的。 | ||
从二时教法来说,只要认同“因不生故不灭”的泯灭二边的究竟中观见解,那么“万法皆空、因果必空”,而不是“因果不空”。 | '''从二时教法来说,只要认同“因不生故不灭”的泯灭二边的究竟中观见解,那么“万法皆空、因果必空”,而不是“因果不空”。''' | ||
==='''二、三时教法,世俗因果与胜义因果'''=== | ==='''二、三时教法,世俗因果与胜义因果'''=== | ||
'''1.世俗因果必须空''' | '''1.世俗因果必须空''' | ||
'''从三时教法来说,圣者能见的凡夫心的行处,是凡夫以为的存在而圣者认为不存在。'''比如说生了翳病的眼睛,本来只是显现了似毛的影,而凡夫无明,非把这个影误执为眼睛之外的毛。那对于没有听闻过佛法的凡夫,就会坚定不移地认为这个心外毛是真实的存在,而且还要给毛寻找出处。这毛哪来的?这就是寻找这个毛的因。那在凡夫看来,这个真实存在的毛,肯定得有出处,肯定得有产生的原因,这个因果关系应该是千真万确的,真实不虚的。 | |||
可是佛陀在三时教法里告诉我们,你糊涂,毛根本不存在!只是眼睛生病显现的影,你误执为心外的毛,因此给这个压根不存在的毛找出处,给这个毛找产生的原因,佛陀依然称为戏论。'''在三时教法里,可以给这个凡夫认为毛应该有因的这个因果关系起名叫“世俗因果”。''' | 可是佛陀在三时教法里告诉我们,你糊涂,毛根本不存在!只是眼睛生病显现的影,你误执为心外的毛,因此给这个压根不存在的毛找出处,给这个毛找产生的原因,佛陀依然称为戏论。'''在三时教法里,可以给这个凡夫认为毛应该有因的这个因果关系起名叫“世俗因果”。''' | ||
第24行: | 第24行: | ||
'''2.胜义因果不能空,但得转''' | '''2.胜义因果不能空,但得转''' | ||
'''三时教法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而说法,立足于圣者境界安立了阿赖耶识,安立阿赖耶识的作用就体现在种子的熏习与现行。'''现行的kṛ在阿赖耶识熏习种子,而种子又会现行为新的kṛ,kṛ熏习种子,种子现行kṛ……,周而往复、循环不已。''' | '''三时教法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而说法,立足于圣者境界安立了阿赖耶识,安立阿赖耶识的作用就体现在种子的熏习与现行。'''现行的kṛ在阿赖耶识熏习种子,而种子又会现行为新的kṛ,kṛ熏习种子,种子现行kṛ……,周而往复、循环不已。'''这就形成了种子与kṛ之间以熏习与现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相互依存的、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个因果是基于圣者才能见的阿赖耶识而建立的,因此可以给这个因果起名叫“胜义因果”。''' | ||
第33行: | 第33行: | ||
立足于凡夫境界说法的二时教法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龙树依据二时教法的教理,也只能回答说,佛陀说没桌子,你却摸到了桌子,这只能证明你是个傻子,不过而已。 | 立足于凡夫境界说法的二时教法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龙树依据二时教法的教理,也只能回答说,佛陀说没桌子,你却摸到了桌子,这只能证明你是个傻子,不过而已。 | ||
''' | '''在立足于圣者境界说的三时教法中,安立了胜义因果,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佛陀说没有桌子,凡夫为什么看到了、摸到了桌子?这就是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的结果,是虚妄分别。''' | ||
因此从三时教法的这个甚深法义上理解,就是“'''万法皆空,胜义因果不空'''”。注意'''“胜义因果”,不是“圣者的因果”,而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表达的凡夫因果,就是凡夫的错觉的因果,也就是胜义因果是依据圣者能见的阿赖耶识而建立的因果。因此胜义因果不能空,但是胜义因果也得转。''' | 因此从三时教法的这个甚深法义上理解,就是“'''万法皆空,胜义因果不空'''”。注意'''“胜义因果”,不是“圣者的因果”,而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表达的凡夫因果,就是凡夫的错觉的因果,也就是胜义因果是依据圣者能见的阿赖耶识而建立的因果。因此胜义因果不能空,但是胜义因果也得转。''' | ||
==''' | =='''梵汉经文'''== | ||
同上一讲020讲。 | |||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 ||
[[Category:楞伽经内容提要]] | [[Category:楞伽经内容提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