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2
个编辑
第1行: | 第1行: | ||
=唯识= | =唯识= | ||
==唯识无境== | ==唯识无境== | ||
[[ | [[JM:八识与唯识|唯识]]无境:只有内在的心识,没有心识之外的事物。 | ||
* 种子熏现模型和眼翳执毛模型,表达的就是只有心识,没有凡夫以为的心识之外的事物。 | * 种子熏现模型和眼翳执毛模型,表达的就是只有心识,没有凡夫以为的心识之外的事物。 | ||
第8行: | 第8行: | ||
佛陀三时教法立足圣者境界安立了阿赖耶识,进而安立了种子熏现模型和眼翳执毛模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凡夫离分别。 | 佛陀三时教法立足圣者境界安立了阿赖耶识,进而安立了种子熏现模型和眼翳执毛模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凡夫离分别。 | ||
参考阅读:[[种子熏现模型]] | |||
参考阅读:[[眼翳执毛模型]] | |||
参考阅读:[[熏习与现行]] | |||
==讲[[净名学修纲要/八识与唯识|唯识]]的目的== | ==讲[[净名学修纲要/八识与唯识|唯识]]的目的== | ||
第30行: | 第30行: | ||
* 不起分别,远离分别,要从凡夫的分别转变为圣者的无分别,这就是“转识成智” | * 不起分别,远离分别,要从凡夫的分别转变为圣者的无分别,这就是“转识成智” | ||
==参考:唯识的两种理解== | |||
{{JM:唯识两种理解}} | |||
<noinclude> | <noinclude> | ||
[[Category:三时教法法义精华]] | [[Category:三时教法法义精华]] | ||
</noinclude> | </noinclu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