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偈颂-27”的版本间差异

大小无更改 、 2021年5月26日 (三) 10:48
无编辑摘要
(建立内容为“=境界不具故,次第而转生,识以能了知,意复意谓然。= vaikalyād viṣayāṇāṃ hi kramavṛttyā pravartate | vijñānena vijānāti man…”的新页面)
 
 
第12行: 第12行:
“境界不具故”,中的“境界”指的是外境。外境不具足的时候,“次第而转生,”,指前五识次地而转生。所以五个识不是同时生起的,有时候眼睛干活,耳朵不干,有时候耳朵使劲听,眼睛,那时候其实你没看着东西。它是次地而转生的。
“境界不具故”,中的“境界”指的是外境。外境不具足的时候,“次第而转生,”,指前五识次地而转生。所以五个识不是同时生起的,有时候眼睛干活,耳朵不干,有时候耳朵使劲听,眼睛,那时候其实你没看着东西。它是次地而转生的。


“识以能了知”,“识”是指第六识,叫做意识。“意复意谓然”,“意”就是末那识,梵文是manasā。它是干什么的?它是manyate。这个意manasā是干什么的?是man,是干man这个事儿的。所以我们译成意,意就是只是去意的。这个意是什么?叫做思量,思考,思维执著。“识”是了知,了知什么?它要统领着前五识干事儿。而“意”是什么?意就是思量、是执著。
“识以能了知”,“识”是指第六识,叫做意识。“意复意谓然”,“意”就是末那识,梵文是manasā。它是干什么的?它是manyate。这个意manasā是干什么的?是man,是干man这个事儿的。所以我们译成意,意就是只是去意的。这个意是什么?叫做思量、思考、思维执著。“识”是了知,了知什么?它要统领着前五识干事儿。而“意”是什么?意就是思量、是执著。
JC、L4、LK、MAIN、QA、writer
3,1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