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偈颂-43”的版本间差异

删除2,463字节 、 2021年5月26日 (三) 15:32
无编辑摘要
 
第48行: 第48行:
我们把正智划到和如如一起,放到圆成实自性的话,显然正智好像是常,但是正智,我们又划到依他起自性了,说它是阿赖耶识转识成智转过来的,好像正智又是无常。所以,可以理解,正智是非常非无常,亦常亦无常。
我们把正智划到和如如一起,放到圆成实自性的话,显然正智好像是常,但是正智,我们又划到依他起自性了,说它是阿赖耶识转识成智转过来的,好像正智又是无常。所以,可以理解,正智是非常非无常,亦常亦无常。


如果你对正智还做常与无常的分别,那还是凡夫境界啊,大家理解吧?所以有人问我说老师你怎么一会把它发到圆成实性里,一边把他划到依他起性里,这不是自己跟自己闹矛盾吗?你化到圆成实性里,显然你认为正智是常了,你又把它划到依他起性里,都变无常了,注意,都转识成智了,你还在常与无常上分别吗?大家理解吧?所以可以这样划分。所以我们就用另外一个角度讲,从能证真的角度,能证真实性的角度,我们把他划到圆成实性里,从它是阿赖耶识转过来的,识转的角度,我们把它划到依他起性里面,我表达清晰了吧。这一次好像比上次说的清楚吧?所以大家注意,这张表格很重要,这是人类第一次画出来的,你有这个表格就不吵架了,大家理解吧?因为你看看历史上的到今天,今天吵的不多,因为大家根本现在就没几个人读懂三自性跟五法的,现在就没几个人读懂的,历史上有觉得自己读懂的就吵架,五法三自性怎么对应?《解深密经》跟《楞伽经》的对应就不一样,底下注上了,你看第三个不是《解深密经》的对应,前两个《楞伽经》的对应,《楞伽经》跟《解深密经》对应就不一样,大家就吵架,到了谁的对应是对,大家各位都对,是从不同层次上理解,所以这张表格很重要,有了这张表格,其实三时教法的教理体系就非常清晰了。三自性与五法的对应。写上了2019年的9月深圳课程完善的,好,有了这个表格,就很清晰了。
如果你对正智还做常与无常的分别,那还是凡夫境界啊。注意,都转识成智了,你还在常与无常上分别吗?所以可以这样划分,从“以智证真”的角度,把正智划到圆成实自性里;从正智是阿赖耶识“转识成智”的角度,把正智划到依他起自性里面。
好,这就是我们念的这段经文,这段经文说“名相分别是二自性相,正智真如是圆成实性”,这个划分其实就是我们表格的第一个划分,大家理解了吧?就是我们这个表格5个划分,凡夫3个,圣者2个,5个划分的第一个划分,这是对五法跟三自性对应关系的最粗略的划分,后边是一个比一个更深入、更细致,后边的划分是一个比一个更深入、更细致。大家回去把这5个划分你好好体会一下,真的,这5个划分你都体会清晰了,一看为什么老师这么画,你把这个表格你能复述,在家,你把这个表格,你能复述几遍,你说为什么第一个表格是这样,你自己嘴里,嘚啵嘚啵,把理由给说说,为什么又从第一个表格到了第二个表格,为什么从第二个表格,你把这5个表格你要能完全复述下来,各位佛陀的三时教法,就算你完全理解了,你就过关了。大家理解吧?就概括在这个表格里头,就是把我刚才讲这五个表格,你按照顺序,你回家自己给自己讲讲,你对着镜子讲讲,你要能讲下来三时教法就算过关了,所以这个表格很重要。
 
所以这张表格很重要,这是人类第一次画出来的,你有这个表格就不吵架了。
JC、L4、LK、MAIN、QA、writer
3,1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