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02/课后自测”的版本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撤销[[Special:Contributions/imported>王东辉|imported>王东辉]]([[User talk:imported>王东辉|讨论]])的版本364)
标签撤销
第55行: 第55行:
|type="{}" coef="7"}
|type="{}" coef="7"}
在(        )里边,把佛陀老人家一生的完整的教法分成了(    )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个相对独立的(      )系统,分别给它起名叫做(    )教法、(      )教法和 (    )教法。
在(        )里边,把佛陀老人家一生的完整的教法分成了(    )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个相对独立的(      )系统,分别给它起名叫做(    )教法、(      )教法和 (    )教法。
{ 《解深密经》 }{ 三 }{ 三 }{ 名言 }{ 初时 }{ 二时 }{ 三时 }
{ 《解深密经》 }{ 三|3 }{ 三|3 }{ 名言 }{ 初时|初时教法 }{ 二时|二时教法 }{ 三时|三时教法 }


{
{
第90行: 第90行:
|type="{}" coef="3"}
|type="{}" coef="3"}
在印度,中观这一派出现了几位大德,比如(    )、(    )、和(    )。
在印度,中观这一派出现了几位大德,比如(    )、(    )、和(    )。
{ 龙树 }{ 提婆 }{ 佛护 }
{ 龙树|龙树菩萨 }{ 提婆|提婆菩萨 }{ 佛护|佛护菩萨 }


{
{
|type="{}" coef="3"}
|type="{}" coef="3"}
在印度,唯识,也就是瑜伽行派,也出现了几位大德,他们叫做(      )、(      )和 (    )。
在印度,唯识,也就是瑜伽行派,也出现了几位大德,他们叫做(      )、(      )和 (    )。
{ 弥勒 }{ 无著 }{ 世亲 }
{ 弥勒|弥勒菩萨 }{ 无著|无著菩萨 }{ 世亲|世亲菩萨 }


{
{
第115行: 第115行:
|type="{}" coef="2"}
|type="{}" coef="2"}
我们要借学习《楞伽经》的机会,全面系统地阐述(      )教法的教理体系,也就是讲(      )派的思想,说的再通俗一点讲唯识。
我们要借学习《楞伽经》的机会,全面系统地阐述(      )教法的教理体系,也就是讲(      )派的思想,说的再通俗一点讲唯识。
{ 三时 }{ 瑜伽行 }
{ 三时 }{ 瑜伽行|唯识 }


{
{
BK、BW、FW、JC、JM、L2、L4、LF、LK、MAIN、QA、V0、VF、ZY、行政员用户查核员评论管理员界面管理员监督员管理员、writer
21,004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