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05/课后自测”的版本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小 (导入1个版本) |
楞伽经教材>Admin |
||
第47行: | 第47行: | ||
<hr class=""> | <hr class=""> | ||
'''二、在线测试题''' | == '''二、在线测试题''' == | ||
=== '''选择题 '''=== | |||
<hr class=""> | |||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 |||
''' |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 ||
<quiz display=simple > | <quiz display=simple > | ||
第181行: | 第183行: | ||
+凡夫用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到的种种事物。 | +凡夫用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到的种种事物。 | ||
</quiz> | |||
<hr class=""> | |||
==='''判断题'''=== | |||
<hr class=""> | |||
'''判断题 每题1分;''' | |||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 |||
<quiz display=simple > | |||
{佛陀讲“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凡夫众生能够很好的知道“境界自心现”这样一个法义。( ) | {佛陀讲“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凡夫众生能够很好的知道“境界自心现”这样一个法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