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10/课后自测”的版本间差异

撤销Admin讨论)的版本2483
(导入1个版本)
楞伽经教材>Admin
(撤销Admin讨论)的版本2483)
第34行: 第34行:
-种子是无因的。
-种子是无因的。


{“现行”仅仅显现的是kṛ,是行为,以下哪些理解是错误的?(单选)
{“现行”仅仅显现的是kṛ,是行为,以下哪个理解是错误的?(单选)
|type="()" coef="2"}
|type="()" coef="2"}
-现行没有生出来桌子
-现行没有生出来桌子
第92行: 第92行:
||这个“心”既表示凡夫心,也表示圣者心。那么这个圣者心在《楞伽经》中就给了它一个新的名字,就是这个智;智是圣者心,梵文是jñāna。这个凡夫心,在《楞伽经》中,在三时教法当中,它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而说的凡夫心,不是立足于凡夫境界而讲的凡夫心。在《楞伽经》当中所说的凡夫心,不是我们这些凡夫当下自己所能感知到的此时此刻的这个心的活动。在《楞伽经》里边,所谓的凡夫心也只是圣者才能见。注意三时教法的凡夫心是圣者能见,它不是我们当下凡夫自己所见的自己的这个凡夫的心。
||这个“心”既表示凡夫心,也表示圣者心。那么这个圣者心在《楞伽经》中就给了它一个新的名字,就是这个智;智是圣者心,梵文是jñāna。这个凡夫心,在《楞伽经》中,在三时教法当中,它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而说的凡夫心,不是立足于凡夫境界而讲的凡夫心。在《楞伽经》当中所说的凡夫心,不是我们这些凡夫当下自己所能感知到的此时此刻的这个心的活动。在《楞伽经》里边,所谓的凡夫心也只是圣者才能见。注意三时教法的凡夫心是圣者能见,它不是我们当下凡夫自己所见的自己的这个凡夫的心。


{关于「自所得圣智证法」中的“圣智”,有人理解为“人类(凡夫)的最高智慧”,以下观点哪些是错误的?
{关于「自所得圣智证法」中的“圣智”,有人理解为“人类(凡夫)的最高智慧”,以下观点哪些是错误的?(多选)
|type="[]" coef="2"}
|type="[]" coef="2"}
+此观点正确。“圣智”即指凡夫最高的智慧。
+此观点正确。“圣智”即指凡夫最高的智慧。
第108行: 第108行:
||造成中观与唯识相互误解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这两套名言系统的根本差异——其实就是佛陀说法的立足点不同。清楚了这一点,中观与唯识的冲突就会自然的化解。
||造成中观与唯识相互误解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这两套名言系统的根本差异——其实就是佛陀说法的立足点不同。清楚了这一点,中观与唯识的冲突就会自然的化解。


{「“圣智证法”就是见道之后,从初地菩萨到修行成佛,在这整个的阶段当中的圣者的圣智,圣者证得的境界。」对此,以下哪些解释符合这段法义?
{「“圣智证法”就是见道之后,从初地菩萨到修行成佛,在这整个的阶段当中的圣者的圣智,圣者证得的境界。」对此,以下哪些解释符合这段法义?(多选)
|type="[]" coef="2"}
|type="[]" coef="2"}
+见道登地,是证得“圣智证法”的前提条件。
+见道登地,是证得“圣智证法”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