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的版本间差异

添加832字节 、 2020年12月17日 (四) 15:38
导入1个版本
(文本替换 - 替换“Category:百科全书”为“Category:中印百科”)
楞伽经导读>Admin
(导入1个版本)
第1行: 第1行:
  无常[[anitya]]佛教概念。音译“阿你怛也 ”。意为世间一切事物,包括肉体上和精神上的人以及所有客观之物,皆处于不断的流转迁变之中,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不会有一刹那停留于稳固的状态。
====[[无常]]====
缘生,胜义谛的缘生,可以产生一个推论,就是无常。“常”在佛教里是“不变”的意思,无常就是没有不变的,总是在变化着的。佛陀说,在世俗谛上我可以承认这张桌子的存在、实有,但是在胜义谛上,在我这个智者的心中,这张所谓的桌子不过是缘生性的,不过是种种条件的临时聚合而生起的松散性存在。那就意味着缘生这张桌子的种种条件,哪怕其中有一个条件发生一丁丁点儿的变化,都意味着这张桌子变了,因此缘生性的一个重要的推论就是无常。


  原始佛教认为事物的流变表现为因果相续,而因和果却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果一旦出现,因便已经消失。看似恒常的东西,实际始终在由此迁彼地变动着,无一刻同于旧观。理论上,无常又分为从时间上看不断生灭的 [[刹那无常]] ,和从一定时期内看事物无不经历生、住、异、灭“四相”过程的 相续无常 。人执着于本性无常的世界,就会陷于轮回,受苦不止;认识到宇宙中包括自我在内一切存在的无常,就能获得觉悟,达到解脱。无常说既不同于婆罗门教 的常住论,也不同于顺世论的断灭论,实际上是这两种对立思想的彼此妥协的结果。
佛陀认为这张桌子是缘生的,因此佛陀认为这张桌子其实刹那都是变化着的,它不可能不变。在凡夫心中,认为这张桌子没变,就是糊涂,无明所障。在大乘佛法中,对于无常有个非常精彩的解释,八个字:“当生即灭,灭不待因”。“当生即灭”,佛陀说缘生的事物—当然,如果你认为它是存在,它要产生,但它是缘生,它要等待种种条件的聚合,一旦条件聚合了,这个事物产生了,但是缘生事物的特点是“当生即灭”,就在种种条件聚合那一刹那它产生了,就在产生的同时,其实这个事物的存在的状态已然灭了。“灭不待因”,灭是不需要等待原因的。这个事物的存在需要种种条件的聚合,条件一聚合它产生了,但是它说:“哎,我灭的条件还不成熟,我待一会儿再灭”—“我待一会儿再灭”,你待这一会儿就是不变—佛陀说NO,我是智者我看到了,你们凡夫境界上的一切的存在是没有这个不变性的,刹那都是变化着的,所以缘生的推论是无常。无常就是在解构着我们凡夫对凡夫境界上的存在的那种时间不变性。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俗间也将阎王的使者称为无常。汉语中,无常一词又往往是死的代名词。
[[Category:二时教法]]
 
[[Category:教理体系]]
P697
[[Category:二时教法法义精华]]
[[Category:中印百科]]
[[Category:金刚经导读]]
[[Category:净名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