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如是我闻

净名百科

梵文来表达就是Evam mayā śrutam,“被我如此这般地听说过的”(释迦牟尼老师没有授权阿难这些弟子们,在日后结集他的教诲的时候,对他的教诲进行修改、删减,必须如实地结集。)

法义诠释

当年佛陀的弟子阿难问佛陀说:老师啊,您涅槃以后,我们这些追随着您、亲耳聆听您教诲的弟子,将坐到一起,把您老人家一生的教诲,共同地回忆一下,共同地唱诵一下—叫“samgīti”,就是坐在一起共同唱诵。这个词后来汉传佛教译为“结集”—我们将把您老人家一生的教诲结集一下,那么您老人家的每一次课,就算作一部经;阿难问老师:我们结集的时候,每一部经开头,这话可怎么说呢?老师就阿难的这个问题做了回答,释迦牟尼老师回答的话用梵文来表达就是“evaṃmayāśrutam”。三个词组成,“evaṃ”的意思是“如此这般的”“就是这个样子的”,“ mayā”是“被我如何如何的”,“śrutam”的动词词根是“śru”,“śru”就是“听”的意思,“śrutam”,“被曾经听”。把这三个词串起来,如果用我们现代汉语做个翻译,就是“被我如此这般地听说过的”,古人翻得很雅:“如是我闻”。多数都是译成这四个字,译得非常好。

维基百科

如是我闻(梵语:Evaṃ mayā-śrutam[1],巴利语:Evaṃ me-suttaṃ[2]),又译为我闻如是闻如是等。通常是佛经的开头,“我”是指阿难自称闻道于佛陀

概论

在佛灭后王舍城第一次圣典结集集会上,阿难出色的记忆力让他背诵出很多佛陀以往的演讲。那些记录下来的文稿就被整理成为佛经,包括《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法句经》等等,对于佛法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佛经中出现“如是我闻”即是指阿难“亲耳听到佛这样说的”。

断四疑

「如是我闻」,还有四种意思:(一)息众疑;(二)遵佛嘱;(三)息争论;(四)异外道。

(一)息众疑:阿难结集经藏时,升座说法,大众顿起三疑:

  (1)因为阿难法相圆满,具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和佛一样,因此怀疑是否佛再活过来?

  (2)是否阿难已成佛,才有这样圆满端严,和佛一样的相貌?

  (3)不是阿难、不是释迦佛,那么是否他方佛来这里成佛?

大众起了以上三疑,等阿难大声说「如是我闻」,大众才消除疑惑。

(二)遵佛嘱:遵从佛所咐嘱,佛将入涅槃,众弟子都哭起来,尤其是阿难,他是佛的堂弟,又是侍者,所以泣不成声,这时有阿那律尊者,就对阿难说:「你不能哭,应该赶快问佛,怎么安排后事?」阿难说:「要问什么后事呢?」尊者回应要请问佛四件事,其中第三件事则为「佛灭度后,将来结集经典时,一切经典,以何为首?」佛答:「一切经典,当安『如是我闻』,和六种成就,才能表示经典圆满,及证明是佛所说的。」[3]

(三)息争论:阿难还未证四果,当时佛的弟子,多是四果大阿罗汉,老参上座,资格和身份都比阿难高深,如果是阿难所说的经典,大家都不佩服,但若加上「如是我闻」,大家便知道,不是阿难说的,而是佛所说,阿难的记性特别强,佛在四十九年中,所说的经典,他都能详细记得,有条不紊,不会杂乱。现经典前面加上「如是我闻」,这一切法,都是我阿难,从佛处所听闻的,大众才不会有争论。

(四)异外道:外道经首,多安阿或嚘作为开始,佛则咐嘱安「如是我闻」,以便和外道不同。

注释

  1. [Wisdom Library-Maha Prajnaparamita Sastra]
  2. [庄春江《阿含辞典》释巴利语作Evaṃ me sutaṃ;《佛光阿含藏》释巴利语作Evam me sutaj;《佛光大辞典》释梵语作evaj mayāśrutaj,巴利语作evaj me sutaj。],英文维基作Evaṃ me suttaṃ。
  3.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阿难!如汝所问,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安何等语者?阿难!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是经。』] 」《大智度论》卷二所载佛入灭时答阿难之问:“佛入灭时,阿难问一切经首置何字?佛言:‘如是我闻’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