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龙树

净名百科

龙树Nāgārjuna(约2-3世纪)龙树出身南印度婆罗门种姓,精通吠陀经和世俗学问。龙树在佛教史上具有崇高地位,许多人认为他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论师,相传为证得初地果位之菩萨。传说为龙树的著作甚多,其中以《中论》最为著称。龙树曾在北印度雪山寺修习小乘佛教,后遍访印度各国,求得大乘佛教经典。传说龙树入海中龙宫,研读90日,通晓大乘佛教。龙树返南印度后,广为宣传大乘佛教。龙树与当时盛行的婆罗门论辩。龙树劝说许多国王、王族放弃外道教法,信奉大乘佛教。龙树与马鸣、提婆、童受共称“四日照世”。龙树著作存世约20种汉译本和118种藏译本,有“千部论师”之誉。在北魏译与唐译的《楞伽经》中曾提到龙树。公认为龙树著作的有三部《中论》、《六十如理》和《七十空性》。龙树代表作《中论》,共4卷27品,由鸠摩罗什译。该书旨在破除小乘和外道见解,阐释大乘中观思想。龙树广泛阐发大乘佛教“空性”理论,是大乘佛教史上里程碑人物。龙树创立的究竟中观认为一切法无生,成为中观古学基本观点。龙树的中观被称为中观古学。龙树对中国的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教派产生深远影响,被视为“八宗之祖”。龙树的中观思想通过寂护传入藏地,成为藏传佛教各教派正统。

参见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