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文殊菩萨
净名百科
文殊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又名文殊师利。相传,释迦牟尼有二胁侍,左为文殊菩萨,骑青狮;右为普贤菩萨,乘白象。东晋佛驮跋陀罗译60卷本《华严经》之《菩萨住处品》载:“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文殊菩萨常为说法”。后研习传播《华严经》的中印僧人渐多。到隋代已形成一派,即华严宗。从北魏到隋,有多位高僧曾住五台山传播《华严经》,人们也称之为清凉山。五台山遂成为文殊菩萨道场,建立寺庙。不仅西藏喇嘛,印度僧人经西藏也去清凉山。元代帝师八思巴在五台山居住一年,写了赞美文殊菩萨的诗词。从晋代到唐宋,许多以文殊菩萨冠名的经咒和仪轨被翻译成汉语。随着真言密教的兴起,文殊菩萨成为密教神明。在胎藏界曼荼罗中,文殊菩萨成为主要神明之一。是继观音之后最受民众敬奉的佛教神明,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常有表现,也常出现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受华严宗和密教的影响,文殊菩萨在中国佛教中地位日益重要。不仅中原地区,西域僧人也十分敬仰文殊菩萨。五台山也因此成为吸引中外僧人朝圣学习的中心。文殊菩萨在中国佛教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文殊菩萨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