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首页
随机
登录
设置
关于楞伽经导读
免责声明
楞伽经导读
搜索
查看“BK:胜义谛”的源代码
←
BK:胜义谛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writer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BK
您没有权限编辑
BK
命名空间内的页面。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净名精舍版= “二谛”就是佛陀老人家在二时教法所表现出来的、度化我们这些凡夫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便、手段。那么首先就体现在他要建立[[世俗谛]],建立世俗谛的目的就是跟我们这些凡夫勾上,能够跟我们有接口,搭上手了。那么一旦建立了一个“[[世俗谛]]”搭上手了,佛陀一定要依据这个[[世俗谛]],他老人家要引申出来一个、他老人家作为智者在这个“[[世俗谛]]”之上的一个更殊胜的理解。这个就叫作“胜义谛”。形象的讲,就是佛陀建立一个世俗谛,目的是跟我们勾上,胜义谛是勾上之后拉着我们向他老人家那个方向行走一步。 =维基百科= '''二谛''',佛教与印度教术语,二种不同的[[谛 (佛教)|谛]],为[[世俗谛]]与[[胜义谛]]二者的合称,是对于真理的一种看法。最早源自吠陀时代的[[奥义书]]思想,将世间的道理称为世俗谛,超越世间的道理为胜义谛。佛教接受这个说法,部派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经量部]],与[[大乘佛教]]都使用这个术语。 ==概论== 胜义谛又称第一义谛,即是指[[涅槃]][[解脱]]。 在[[四圣谛]]中,苦谛与集谛为世俗谛,灭谛与道谛为胜义谛。 [[Category:金刚经导读]] [[Category:维基百科]] [[Category:百科词条]]
返回至“
BK:胜义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