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BK:我相”的源代码
←
BK:我相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writer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BK
您没有权限编辑
BK
命名空间内的页面。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我]][[相]] ='''净名百科'''= “无我相”的“我”,梵文词是“ātman”。是印度那些坚持认为生死轮回背后有独立存在的常一不变的轮回的精神主体的学者们,给这些精神主体起的各种各样的名字之一。 ==法义诠释== 什么叫“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呢?这四个词,对应着四个梵语词,“无我相”的“我”,梵文词是“ātman”,“无人相”的“人”,对应着梵文词是“pudgala”,“无众生相”的“众生”是“sattva”,“无寿者相”的“寿者”是“jīva”。梵语这四个词,是印度那些坚持认为生死轮回背后有独立存在的常一不变的轮回的精神主体的学者们,给这些精神主体起的各种各样的名字。从不同的角度,他们给安立了不同的名相,比如说一个正在生死轮回的人,自我一定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轮回主体,这个“我”梵语叫“ātman”。 我们一个人死了,叫“命根即断”,肉体抛弃了,什么东西轮转到了下一生?印度人把能够轮转于下一生的精神主体,叫作“pudgala”,有时候这个词也音译作“补特伽罗”,鸠摩罗什译作“人”,所以讲“人无我”的时候,实际上严格意义是在讲“补特伽罗无我”。“pudgala”表达的是在生死不断轮转中肉体抛弃了、命根毁断了之后去轮转的那个东西,所以义净把它译作“更求趣”,就是趋向于来生的那个精神主体——“pudgala”。 “众生”,梵语“sattva”,这是从什么角度讲的?从“我所执”的角度讲的。比如说菩萨度众生,往往一个人度众生的时候,心中有众生可度,我今天度了张三,昨天度了李四,明天准备去度王五;他一定认为张三、李四、王五是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被我所度化的众生,梵语就叫“sattva”。 什么叫“寿者”?它对应的梵语是“jīva”,“jīva”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一生从生到死,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这几十年历程,我们的肉体变了,我们的很多事物都变了,但是在我们这一期生命的过程当中,总有一个没变的东西,死死抓住这一期寿命背后不变的那个东西,印度人叫“jīva”,叫作一期寿命的“住执”,就是这一期生命、这几十年的人生历程背后总得有一个没变的东西,对这个东西的执着,印度有的学者就管它叫“jīva”,鸠摩罗什译作“寿者”。 其实在印度,这些思想家们在争论生死轮回背后的那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轮回的精神主体的时候,给它起的名字也不仅仅是这四个,还有很多,比如说“puruṣa”“māṇava”。在这里,大家要理解,释迦牟尼老师说,须菩提啊,你看为什么那些大菩萨们,他们度了众生还觉得自己一个没度呢?释迦牟尼老师在这儿举了四个—印度思想家对生命轮回背后那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进行描述的—词汇:“ātman”“pudgala”“sattva”“jīva”。佛陀说大菩萨心中,早已没有对轮回于生死背后那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的执着了。所以,鸠摩罗什译作“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大菩萨在度众生的时候,已然没了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能度众生的菩萨的这个独立的精神主体,也已经没有了菩萨所度的那些众生的背后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也就是前边说的,大菩萨度众生,要观:能度众生的菩萨无我、性空,被菩萨所度的众生无我、性空。所以度了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维基百科'''= '''我相'''是一个[[佛教]]术语,系指以蕴处界为我。五蕴为色、受、想、行、识。涵盖了十八界-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指一切受想行识都以「我」的好恶为出发点,这个「我」是指人心的假我,也就是「意识的我」,所以会有「[[我执]]」和「[[法执]]」产生。 《大宝积经》:「由不祥法与之相应。瞋忿毒心及不覆蔽。不覆蔽者不观我想。不观察者作一合想。不能销灭我及我所。何名为我执。不实故。住种种想造诸世业。若如是者。彼执我相以为其我。」<ref>《大宝积经》卷1:「由不祥法与之相应。瞋忿毒心及不覆蔽。不覆蔽者不观我想。不观察者作一合想。不能[2]销灭我及我所。何名为我执。不实故。住种种想造诸世业。若如是者。彼执我相以为其我。」(CBETA, T11, no. 310, p. 5, a24-28)</ref> ==注释== [[Category:二时教法]] [[Category:金刚经导读]] [[Category:净名百科]] [[Category:维基百科]] [[Category:经文分词]] [[Category:百科词条]]
返回至“
BK:我相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BK
讨论
变体
已展开
已折叠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
金刚经导读
精华·自测
楞伽经导读
同步辅导
净名学修纲要
日常课诵
推荐网站
弥勒道场
梵英在线字典
梵英在线字典(选择IAST方式)
梵佛研(含梵文输入法、梵汉离线词典)
友情链接
QA
训练营
教材编撰
GPT分词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