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JM:解深密经三时判教体系(纵向教理体系图表)”的源代码
←
JM:解深密经三时判教体系(纵向教理体系图表)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writer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JM
您没有权限编辑
JM
命名空间内的页面。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 class="wikitable" |+《解深密经》三时判教体系(纵向教理体系) ! rowspan="2" |'''大乘''' |三时教法 |'''藏识缘起''' (唯识无境) |表诠:直陈真实 (如来藏心) |楞伽经、解深密经、胜鬘经 |- |二时教法 |'''缘生缘起''' (诸法无生) |遮诠:指向真实 (实相离言) |般若类经 |- !'''小乘''' |初时教法 |'''十二缘起''' (轮回无我) |遮诠:除妄即真 (无常无我) |阿含经 |} 依据《解深密经》,将佛陀的教法分为三套名言系统<ref>初时教法、二时教法、三时教法是相对独立的三套名言体系,绝不能混学、混讲。</ref><ref>三套解构模式解构范围不一样:小乘(初时)主要解构“人我执”——轮回无我;大乘(二时、三时)不仅要解构“人我执”同时解构“法我执”,无论从解构的范围和深度上都要比小乘彻底。</ref><ref>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最根本的差异在于说法的立足点不同,因此佛陀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绝不能混讲:二时教法:佛陀立足于凡夫境界向凡夫说法; 三时教法: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向凡夫说法。</ref><ref>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虽然在解构的模式、方法、策略、角度上有所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解构,这一点相同!而且,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在解构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的时候,在解构的彻底性上绝没有丝毫的不同!</ref> ,这是佛陀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分不同层次、安立了不同的名言系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构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 <hr class=""> <pre > 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 “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nà)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世尊在昔第二时中,惟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法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法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 ——《解深密经》 </pre> <hr class=""> <noinclude>[[Category:净名学修纲要]]</noinclude>
返回至“
JM:解深密经三时判教体系(纵向教理体系图表)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JM
讨论
变体
已展开
已折叠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
金刚经导读
精华·自测
楞伽经导读
同步辅导
净名学修纲要
日常课诵
推荐网站
弥勒道场
梵英在线字典
梵英在线字典(选择IAST方式)
梵佛研(含梵文输入法、梵汉离线词典)
友情链接
QA
训练营
教材编撰
GPT分词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