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种子熏现模型”的源代码
←
种子熏现模型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writer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MAIN
您没有权限编辑
页面
命名空间内的页面。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种子熏现模型= “藏识大海,境界<ref>“境界自心现”中的“境界”,对应的梵文是gocara。但是“境界风动”中的“境界”,虽然实叉难陀还译作境界,但它对应的梵文是viṣaya。gocara既表示凡夫心的行处,也表示圣者心的行处,但是viṣaya这个词在没有特别的定语修饰的情况下,它只表示凡夫心的行处,它只表示凡夫心所缘的境界。因此在更多的时候,把viṣaya这个词译作“外境”,指的就是我们凡夫以为的心外存在的事物。</ref>风动,转识浪起”[[File:种子熏现模型图.png|thumb|种子熏现模型图]]种子熏现模型,也只是佛陀用凡夫的语言勉强类比凡夫境界而安立的,只是一种类比的近似表达。 ==种子== 藏识,收藏什么呢?收藏种子,这是借“种子”具有“能生”的这个法义。 种子从何而来?在瑜伽行派,在唯识宗里边,佛陀告诉我们,藏识里的种子是由众生的行为熏习而来的。熏习是瑜伽行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言。 ==kṛ:众生的行为== 为了讲课的方便,我们选择梵文的一个动词kṛ来表达众生的行为。kṛ这个动词词根,是对众生的行为的最一般的表达。 众生的一切的行为,这些行为是不能够常住的,它是当生即灭的。当生即灭的这个行为虽然灭了,但是它的作用会延续下去。驱使着这种行为的作用延续下去的力量,就叫业力,梵文是karma,是从kṛ这个动词词根演化而来。 ==楞伽经之种子熏现模型== 众生当下的行为kṛ是无常的,是当生即灭的,但它的作用要延续。在佛陀的三时教法,在唯识宗当中,这种作用的延续就是用藏识熏习种子的模型来表达的。 这个kṛ无常、当生即灭,但是kṛ在藏识当中熏习下了一颗种子,而这颗种子等待因缘成熟的时候,它又会现行为一个新的kṛ,而这个新的行为、新的kṛ它依然是无常的、当生即灭的。但是这个新的kṛ虽然灭了,但是它的作用要延续下去,这个作用的延续就体现为这个新的kṛ,又在阿赖耶识、在藏识当中熏习下了一颗新的种子,而这颗新的种子等待种种的因缘条件成熟的时候,它又会现行出一个新的行为kṛ。这样的无穷的往复,就形成了众生的行为,以及导致这个行为所产生的那种延续的力量。 在三时教法里,这就是藏识所安立的模型,我们给它起名叫作“种子熏现模型”。 这里边的关键词是: * 第一:藏识——阿赖耶识; * 第二:kṛ; * 第三:熏习; * 第四:种子; * 第五:现行。 ♦ 现行,是现的行为,没有说现物。 =熏习与现行= 参考阅读[[熏习与现行]] ==注释== <references />
返回至“
种子熏现模型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变体
已展开
已折叠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
金刚经导读
精华·自测
楞伽经导读
同步辅导
净名学修纲要
日常课诵
推荐网站
弥勒道场
梵英在线字典
梵英在线字典(选择IAST方式)
梵佛研(含梵文输入法、梵汉离线词典)
友情链接
QA
训练营
教材编撰
GPT分词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