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首页
随机
登录
设置
关于楞伽经导读
免责声明
楞伽经导读
搜索
查看“如来藏不生万法”的源代码
←
如来藏不生万法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writer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MAIN
您没有权限编辑
页面
命名空间内的页面。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如来藏= ==释义== 如来藏的梵文是tathāgatagarbha,这是一个复合词,由两个词组成。 * 第一个词tathāgata,这个词就是如来。什么是如来?如来是佛的另外一种称呼。 * 第二个词是garbha,通常译作胎藏,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子宫——女人怀孕的子宫。 ♦ tathāgatagarbha合起来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 能孕育如来的子宫,是指佛是在这里孕育降生的,这就是如来藏的字面意思。 ==胜鬘经中关于如来藏的启示== 《楞伽经》后面的第六品——《刹那品》,佛陀说,“我为胜鬘夫人及余深妙净智菩萨说如来藏”,胜鬘夫人是与佛陀同时代的一位杰出的女居士。 《胜鬘经》求那跋陀罗译本,就有关于如来藏的论述,说“如来藏者是如来境界”,这一点很重要。“非思量境界”。 ♦《胜鬘经》对我们理解如来藏的第一点启示:如来藏肯定不是凡夫境界,只能是圣者境界。这是《胜鬘经》对我们理解如来藏的第一点启示。 * 凡夫以凡夫当下的凡夫的觉知心去想,这就叫“思量”。《胜鬘经》中说,“如来藏非思量境界”,就是说如来藏不是凡夫境界。 * 《胜鬘经》中还说如来藏是“智者所知”,这里的智者就是我们说的登地菩萨及佛。 ♦《胜鬘经》对我们理解如来藏的第二点启示:《胜鬘经》的第九章,把如来藏分为了两种如来藏,分别起名叫“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只此两种,没有第三种。 ==空如来藏== ===释义=== * 不是说如来藏是空,而是佛陀安立如来藏是为了空。为了空什么而安立的如来藏,叫作空如来藏。 ===空如来藏:阿赖耶识=== 三时教法中,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安立了阿赖耶识,也译作藏识。佛陀安立阿赖耶识的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些凡夫,在凡夫感知世界里如此真实的存在,不过是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的虚妄分别,是把生翳病的眼睛显现的似毛的影,误执为心外的毛,这个毛,是根本不存在的。佛陀安立阿赖耶识就是在空凡夫以为存在,而圣者认为不存在的凡夫境界。为空凡夫境界而佛陀安立的空如来藏,其实就是阿赖耶识。 《楞伽经》后面的经文中,空如来藏,就明确地表达为如来藏藏识,就是说如来藏就是藏识,就是阿赖耶识。 ==不空如来藏== ===释义=== * 佛陀安立如来藏是为了想表达什么不空,叫作不空如来藏。 ===不空如来藏:真如=== 佛陀证悟的真正的真实性不空。佛陀证悟的真正的真实性就是真如。 不空如来藏就是真如。 《楞伽经》后边的经文中就表述为“离名相事相一切分别,自证圣智所行真如”,叫作“如来藏心”。 “如来藏心”的“心”字,对照梵文本,这里的心,梵文是hṛdaya不是citta。所以如来藏心指的就是如来藏的核心法义,就是不空如来藏。 不空如来藏是如来藏的核心法义,就是远离了凡夫的分别的圣者的自证所行的真如。 ==如来藏总结== * 如来藏分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这是依据《胜鬘经》的分类。 * 空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在《楞伽经》叫做如来藏藏识。 * 不空如来藏就是真如,在《楞伽经》中就叫做如来藏心。 * 表示阿赖耶识的如来藏藏识和表示真如的如来藏心,都是圣者才能见、能证,因此是圣者境界,不是凡夫思量境界。 ==如来藏不生万法==
本页使用的模板:
JM:如来藏图表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如来藏不生万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