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首页
随机
登录
设置
关于楞伽经导读
免责声明
楞伽经导读
搜索
查看“楞伽经导读004/内容提要”的源代码
←
楞伽经导读004/内容提要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writer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MAIN
您没有权限编辑
页面
命名空间内的页面。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楞伽经》导读004''' '''1-01-01 五法 三自性 八识 二无我''' '''内容提要''' '''核心点:''' 学懂这六个道理就学懂了大乘佛教: 权便中观 究竟中观 五法 三自性 八识 二无我 '''内容提要:''' '''一、如是我闻:''' 1、“如是我闻”的梵文是[[evaṃ mayā śrutam]],白话文翻译:被我如此这般的听说过的。一部完整的佛经都是由这句话开头。这是佛陀为后世弟子结集经典定的原则:你们怎么听的,就怎么结集。不要自作聪明的修改、删减、发展、提高。 2、我们看到“如是我闻”这四个字:第一,知道经中记述的都是当时老师讲课的真实场景、真实教诲,要生信;第二,作为末法时期的后世弟子,对佛陀言教的学习应该秉持着“如是我闻”的精神,就是经中怎么说的,我们就如实的学习,不要加上自己的妄见。 3、"如是我闻"没有其他意思,不要过度诠释。 '''二、一时:''' “一时”指:有那么一个时候,没有具体的时间。 一方面这是印度人的表达习惯。 另一方面,佛教认为时间是虚妄的,没必要执着具体的时刻。 '''三、学懂六个道理就学懂了大乘佛教''' 学佛特别是学唯识,不需要入海算沙,抓住核心纲领,学懂这六个道理就学懂了大乘佛教: 二时教法(中观)教理体系的纲领是由:四重二谛的权便中观和泯灭二边的究竟中观,这两个道理组成。 三时教法(唯识)教理体系的纲领是由: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四个道理组成。 1、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 2、三自性: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 3、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4、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Category:楞伽经内容提要]]
本页使用的模板:
L2:1-1/001梵
(
查看源代码
)
L2:1-1/001简
(
查看源代码
)
L2:1-1/001繁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楞伽经导读004/内容提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