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BK:禅宗”的源代码
←
BK:禅宗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writer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BK
您没有权限编辑
BK
命名空间内的页面。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维基百科'''= '''禅宗''',又称'''佛心宗'''、'''宗门'''。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以佛心印心的方式,将佛陀心印传给禅宗初祖[[摩诃迦叶]]尊者。尔后才由[[摩诃迦叶]]尊者创立禅宗门派,直至第28代禅宗祖师[[菩提达摩]]方传至中国,因禅宗的传承不在于文字,甚至并非[[衣钵]],而在于释尊开始每代祖师传承下来的心印,因此非[[大根器者]]难以了解并继承,故历代禅宗传承几乎都只传大根器者,并未公开传法,直到六祖[[惠能]]大师首次普传,才有后来的一花开五叶(五叶即禅宗五大[[教派]]:[[临济宗]]、[[法眼宗]]、[[曹洞宗]]、[[云门宗]]、[[沩仰宗]])。 [[净土宗]]与禅宗是对中国[[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派。在[[中国历史]]上,禅宗发展可分成四个时期,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至惠能大宏禅宗为止,此为禅宗的开始,可称为早期禅宗。由六祖惠能门下,[[洪州]]、[[石头]]二宗,发展为五宗七派,此为禅宗的发展期,时间约当晚唐至[[南宋]]初。 禅宗最盛行的流播地区主要为中国[[江南]]以南,集中于[[两湖]]、[[两江]]、[[广东]]、[[福建]]一带。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甚广,至今仍延绵不绝,在[[中国哲学]]思想及[[艺术]]思想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影响深远,自唐代创立后流传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地区,至今不衰,[[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铃木大拙]]至[[美国]]弘法,禅宗在欧美颇受欢迎,因而将禅宗的影响力推至世界各地。 == 历史与谱系 == '''《六祖法宝坛经》'''所传承的'''正法眼藏'''源流: 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鞠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第十一、富那夜奢尊者,第十二、马鸣大士,第十三、迦毗摩罗尊者,第十四、龙树大士,第十五、迦那提婆尊者,第十六、罗睺罗多尊者,第十七、僧伽难提尊者,第十八、伽耶舍多尊者,第十九、鸠摩罗多尊者,第二十、阇耶多尊者,第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第二十二、摩拏罗尊者,第二十三、鹤勒那尊者,第二十四、师子尊者,第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第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第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第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第二十九、慧可大师,第三十、僧璨大师,第三十一、道信大师,第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众人信受,个别而退。 == 宗义概述 == 禅宗的“禅”字由[[梵文]]「[[禅那]]」(ध्यान)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ref>《俱舍论颂疏》卷28:「问:何等名为静虑?答:由定寂静,慧能审虑,故虑体是慧,定有静用及生慧虑,故名静虑。」</ref>。它是指经由精神的集中([[三昧|奢摩他]],samādhi,又译为止、定、[[禅定]]、心一境性),以进入有层次冥想(即[[内观|毗婆舍那]])过程。它是佛教很重要而且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但是禅宗所谓的「禅」非谓修证「四禅八定」的「禅定」,而是六度波罗蜜的第六度——「[[般若]]」。 == 印度源流 == 禅宗最早起源于楞伽师,以修习《[[楞伽经]]》为主,与三时教法有很深的关系。 == 禅宗发展 == === 菩提达摩与楞伽宗 === 禅宗早期的先驱者是南朝宋中天竺僧[[求那跋陀罗]]及其门下所建立的[[楞伽宗]],在宗义上,他们与南印度的[[如来藏学派]]有密切的关系,在修持上,他们重视[[头陀行]]与[[禅定]]。菩提达摩于中国[[南朝]][[刘宋]]时,乘商船到达[[广州]],从学于[[求那跋陀罗]],后以四卷《[[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教授弟子,属当时的[[楞伽师]]之一。 相传当时[[南海]][[刺史]][[萧昂]],写了一道奏表,上报梁武帝。[[达摩]]亦闻说[[梁武帝]]信奉佛法,于是至[[建康]](今[[江苏]][[南京]])与其谈法。当时梁武帝一心钦慕佛法,不论是建寺、造经、供僧,皆不遗余力,因而自认很有功德,不知道离相妙修,以求[[佛果]]。达摩却一语道破,告诉[[梁武帝]]毫无功德(事实上只有[[善业|福报]]而已)。因双方会晤不契,达摩“[[一苇渡江]]”,在[[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山洞中面壁九年,等待传人。后传二祖[[慧可]](487年—593年)、三祖[[僧璨]](?—606年)、四祖[[道信]](580年—651年)、五祖[[弘忍]](602年—675年)、六祖[[惠能]](638年——713年)。他将楞伽宗传播至中国北方,落地生根,成为一个独特的门派。 早期禅宗强调不立文字,意在“不立名相”<ref>《楞伽经》:“菩萨摩诃萨以此正智不立名相,舍离二见建立及诽谤,知相不生,是名如如。”</ref>。其主要精神出于《[[楞伽经]]》<ref>《楞伽经》:“大慧,正智者,彼名相不可得,犹如过客,诸识不生,不断不常,不堕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之地。复次,大慧,知名相不生,皆名如如”。</ref>。达磨慧可相以楞伽密传法印,故二祖有《[[楞伽经]]》四卷,可以传法印心。 [[楞伽宗]]始于[[南北朝|南朝]]宋中天竺僧[[求那跋陀罗]]译出《[[楞伽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当时以楞伽经为传授经典的僧侣被称为楞伽师。后[[菩提达摩]]以此四卷《楞伽》传授门徒,为禅宗的开端。之后菩提达摩进入中原后,传法至四祖[[道信]],于[[黄梅]][[双峰山]]传授禅法,道信法师受[[三论宗]]、[[天台宗]]的影响,一改以楞伽印心的传统,开始以《[[文殊说般若经]]》传授门徒。门下五祖[[弘忍]],住凭墓山传法,因凭墓山在双峰山之东,故号称东山法门。弘忍大师开始以《[[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及《[[大乘起信论]]》传授门人。后由惠能大师承继其禅法,为六祖,又称南宗,曹溪宗,为禅门正宗。别传神秀大师,称北宗。南宗始于[[惠能]]大师,大弘顿法,又称[[曹溪禅]]。后[[神会]]大师将南宗传至洛阳,[[北宗]]遂衰。 === 藏传佛教 === 北宗[[神秀]]门下[[普寂]]传人摩诃衍禅师,在8世纪后期来到[[西藏]]传扬禅宗。初期取得巨大成功,但是遭到在西藏传法的印度僧人的质疑。当时唐朝禅师[[摩诃衍]](Mahayana),藏文称其为「和尚」(Hva-san)或「大乘和尚」(Mahāyāna Hva-san)入藏宏扬禅宗,后与[[莲花戒]]辩论。大乘和尚曾一度占上风,但最后被迫返回[[沙州]](今[[甘肃]][[敦煌]])<ref>巴·赛囊《巴协》;布顿仁钦珠的《布顿佛教史》以及《贤者喜宴》。吐蕃时期的藏文史料(包括金石铭文)几乎不见这次印汉僧诤事件,上述的藏文佛教史料都写于后弘期以后,关于赤松德赞时期印汉僧诤事件,他们主要依据吐蕃时期在卫藏传教的莲花戒所著《修习次第》中的记述。莲花戒是与汉僧摩诃衍辩论的印度中观派僧人,在《修习次第》记述了这次僧诤事件及印度佛教的胜利。参照(法)戴密微著《吐蕃僧诤记》,耿升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5-21页。</ref><ref>(法)今枝由郎《有关吐蕃僧诤会的藏文文书》,一民译,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二辑,第82页</ref>;[[赤松德赞]]下令不得再修顿门法<ref>《布顿佛教史》:「其后莲花戒法师到来。国王坐在中间,大乘和尚在其右,而莲花戒在其左边。渐派的徒众环列,借以形成莲花戒的侍从。国王将花环给与两位首领后,说道:『你们两位主持争论。失败者一定要向胜利者献花环,且不许居留此地!』」后摩诃衍和尚被判定失败,他的一群弟子包括柯麻麻Co-ma-ma觉得深受羞辱,「据传说他们以巨石撞击其身,遂死」。参见巴宙《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ref>。因为西藏王室刻意压抑汉传佛教的影响力,使得汉传佛教无法进入西藏。但是在西藏固有的[[大圆满]]、[[大手印]]传承中,仍然可以看出它受到汉传佛教影响的痕迹<ref>藏族禅师用藏文直接撰写的禅宗写卷,明确反映出[[吐蕃]]特有的禅宗法脉,如《大乘无分别修习义》、《大瑜伽修习义》、《唯一无想义》等等。参照(日)冲木克己《敦煌出土的藏文禅宗文献的内容》,李德龙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8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19页。</ref>。 ==注释== [[Category:净名百科]] [[Category:三时教法]] [[Category:楞伽经导读]] [[Category:楞伽经导读001]]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Category:楞伽经词汇扩展]] [[Category:维基百科]] [[Category:百科词条]] [[Category:中文词条]]
返回至“
BK:禅宗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BK
讨论
变体
已展开
已折叠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
金刚经导读
精华·自测
楞伽经导读
同步辅导
净名学修纲要
日常课诵
推荐网站
弥勒道场
梵英在线字典
梵英在线字典(选择IAST方式)
梵佛研(含梵文输入法、梵汉离线词典)
友情链接
QA
训练营
教材编撰
GPT分词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