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30/课后自测”的版本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小 (Admin移动页面JC:楞伽经导读030/课后自测至楞伽经导读030/课后自测,不留重定向)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叫作”为“叫做”) |
||
第65行: | 第65行: | ||
||小乘的灭尽定,外道的无想定,都会给修行者带来非常清静的感受,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好像是解脱了。但是从大乘佛法来说,不是真解脱,那为什么呢?为什么说外道不是真解脱呢?因为“外道执我见有我相,及实求那而生取著”:因为外道还执著着我,我梵文是ātman;外道还执著着所见相(梵文是lakṣaṇa),外道还是执著着心外有事物的;外道还执著着真实的功德利益(“实求那”就是以功德为真实有)。小乘、二乘为什么不是真解脱呢?因为“二乘见有无明缘行,与性空中乱想分别”:因为二乘执著着虚妄的无明缘行的十二缘起。小乘佛教讲十二缘起,而大乘佛教认为十二缘起也是虚妄,这就是小乘执著于虚妄的无明缘行的十二缘起。小乘他不能生起空性的见解,因为他只能证人无我,还没有证法无我。小乘还执著于分别,就是能所分离,就是认为心外的毛还是存在的。小乘认为,虽然轮回中没有精神主体的我,但轮回以及轮回的世界还是存在的,因而小乘还是落入了能相与所相的二边见。“于性空中乱想分别”:性空,我们看梵文原本它是śūnyatā,实际上是空性,不是性空。 | ||小乘的灭尽定,外道的无想定,都会给修行者带来非常清静的感受,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好像是解脱了。但是从大乘佛法来说,不是真解脱,那为什么呢?为什么说外道不是真解脱呢?因为“外道执我见有我相,及实求那而生取著”:因为外道还执著着我,我梵文是ātman;外道还执著着所见相(梵文是lakṣaṇa),外道还是执著着心外有事物的;外道还执著着真实的功德利益(“实求那”就是以功德为真实有)。小乘、二乘为什么不是真解脱呢?因为“二乘见有无明缘行,与性空中乱想分别”:因为二乘执著着虚妄的无明缘行的十二缘起。小乘佛教讲十二缘起,而大乘佛教认为十二缘起也是虚妄,这就是小乘执著于虚妄的无明缘行的十二缘起。小乘他不能生起空性的见解,因为他只能证人无我,还没有证法无我。小乘还执著于分别,就是能所分离,就是认为心外的毛还是存在的。小乘认为,虽然轮回中没有精神主体的我,但轮回以及轮回的世界还是存在的,因而小乘还是落入了能相与所相的二边见。“于性空中乱想分别”:性空,我们看梵文原本它是śūnyatā,实际上是空性,不是性空。 | ||
{ | {小乘佛教讲的十二缘起,也叫做十二因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十二缘起是讲了哪两个重要的道理? | ||
|type="[]" coef="2"} | |type="[]" coef="2"} | ||
-A、第一,十二缘起讲了真实的生死轮回的真正原因。 | -A、第一,十二缘起讲了真实的生死轮回的真正原因。 |
2021年2月20日 (六) 22:15的最新版本
《楞伽经导读》测试题030
一、填空题
二、在线测试题
选择题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开放式论述题
请将论述答案提交到所在辅导群讨论。
15.[开放式论述题]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请分别论述,为什么小乘和外道没有得到真正的解脱?什么才是真正的解脱?(请将论述答案提交到所在辅导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