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MAIN、QA、writer
3,993
个编辑
(→内容提要) |
(→内容提要) |
||
第19行: | 第19行: | ||
'''2、现识与分别事识''' | '''2、现识与分别事识''' | ||
“现识”这个“现”,梵文是khyāti,来源于动词词根khyā,表示显现。因此把khyātivijñāna译为“现识”,是可以的。但这个翻译又容易造成误解,容易把现识理解为正在显现的识,理解为识的现行。其实这里的khyātivijñāna要表示的是杂染种子未现行,但具有着随时都能现行的功能的识。菩提流支把khyātivijñāna译为“了别识”,译得很好。了别识就是指往昔的虚妄分别,在识中熏习下了杂染种子,而这些杂染种子还未现行,但是这些种子又都具有着随时现行起分别的功能。这个了别识显然对应着前面讲的,识的两种生灭的相续的生灭。 | “现识”这个“现”,梵文是khyāti,来源于动词词根khyā,表示显现。因此把khyātivijñāna译为“现识”,是可以的。但这个翻译又容易造成误解,容易把现识理解为正在显现的识,理解为识的现行。其实这里的khyātivijñāna要表示的是杂染种子未现行,但具有着随时都能现行的功能的识。菩提流支把khyātivijñāna译为“了别识”,译得很好。了别识就是指往昔的虚妄分别,在识中熏习下了杂染种子,而这些杂染种子还未现行,但是这些种子又都具有着随时现行起分别的功能。这个了别识显然对应着前面讲的,识的两种生灭的相续的生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