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与断见”的版本间差异

来自楞伽经导读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讨论 | 贡献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常见与断见=
佛陀认为常见与断见是一对二边见,不是佛法的正见。佛陀主张不常不断。
佛陀认为常见与断见是一对二边见,不是佛法的正见。佛陀主张不常不断。


=二时教法的常见与断见=
==二时教法的常见与断见==
◆《中论》第十五品第十颂中说,“定有则著常”,只要认为凡夫境界有事物存在,这就是常见。
◆《中论》第十五品第十颂中说,“定有则著常”,只要认为凡夫境界有事物存在,这就是常见。


第14行: 第15行:
*因此想要不落常见,也不落断见,唯一选择就是凡夫境界从来、压根就无生。
*因此想要不落常见,也不落断见,唯一选择就是凡夫境界从来、压根就无生。


==二时教法究竟中观中不常不断的见解是在破增益==
===二时教法究竟中观中不常不断的见解是在破增益===


“因不生故不灭”,“因不常故不断”,这是佛陀的见解,这是佛陀二时教法究竟中观中不常不断的见解,这就是在破增益。
“因不生故不灭”,“因不常故不断”,这是佛陀的见解,这是佛陀二时教法究竟中观中不常不断的见解,这就是在破增益。


=三时教法的常见与断见=
==三时教法的常见与断见==
  佛陀三时教法,对二时教法的这种不常不断依然认同,就是生了翳病的眼睛显现了似毛的影,把这个影误执为心外的毛,只要认为毛存在,这就是常见。误以为存在过的毛,如果后来又认为它不存在了,这就是断见。
  佛陀三时教法,对二时教法的这种不常不断依然认同,就是生了翳病的眼睛显现了似毛的影,把这个影误执为心外的毛,只要认为毛存在,这就是常见。误以为存在过的毛,如果后来又认为它不存在了,这就是断见。


第28行: 第29行:
*换句话说,在三时教法当中,'''增益就是常见,损减就是断见'''。
*换句话说,在三时教法当中,'''增益就是常见,损减就是断见'''。


==三时教法的不常不断,既破增益、又补损减==
===三时教法的不常不断,既破增益又补损减===


*既能领受凡夫境界根本无生,又能亲见圣者证悟的真如真实不虚,就是不增益、不损减,这是三时教法的不常不断。
*既能领受凡夫境界根本无生,又能亲见圣者证悟的真如真实不虚,就是不增益、不损减,这是三时教法的不常不断。


*注意,'''三时教法的不常不断,既破增益,又补损减'''。
*注意,'''三时教法的不常不断,既破增益又补损减'''。


=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对常见与断见的定义不一样=  
==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对常见与断见的定义不一样,不能混讲==  


*龙树在《中论》中对常见、断见的定义,与佛陀三时教法的经典《楞伽经》中,对常见与断见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龙树在《中论》中对常见、断见的定义,与佛陀三时教法的经典《楞伽经》中,对常见与断见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第42行: 第43行:
*这也是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二时法与三时教法不能混讲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二时法与三时教法不能混讲的原因。


=参考:二时教法与三时教法的常见与断见对比图表=
==参考:二时教法与三时教法的常见与断见对比图表==
{{JM:常见与断见}}
{{JM:常见与断见}}




<noinclude>
[[Category:三时教法法义精华]]
[[Category:三时教法法义精华]]
</noinclude>

2021年2月26日 (五) 12:06的最新版本

常见与断见

佛陀认为常见与断见是一对二边见,不是佛法的正见。佛陀主张不常不断。

二时教法的常见与断见

◆《中论》第十五品第十颂中说,“定有则著常”,只要认为凡夫境界有事物存在,这就是常见。

  • 因为只要存在就一定有自性,没有无自性的存在。这里的自性指的就是常一不变性和独立存在性。

◆《中论》第十五品第十一颂中说,“先有而今无,是则为断灭”,就是认为凡夫境界原先有事物存在,后来这个存在变为了不存在,从有变无了,这就是断见。

  • 只要认为凡夫境界有事物产生就落常见。这个产生的事物永远不灭,那更是常见。
  • 而这个产生的事物,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它灭了,不存在了,这就是断见。
  • 因此想要不落常见,也不落断见,唯一选择就是凡夫境界从来、压根就无生。

二时教法究竟中观中不常不断的见解是在破增益

“因不生故不灭”,“因不常故不断”,这是佛陀的见解,这是佛陀二时教法究竟中观中不常不断的见解,这就是在破增益。

三时教法的常见与断见

佛陀三时教法,对二时教法的这种不常不断依然认同,就是生了翳病的眼睛显现了似毛的影,把这个影误执为心外的毛,只要认为毛存在,这就是常见。误以为存在过的毛,如果后来又认为它不存在了,这就是断见。

◆三时教法,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而说法,它要表诠直陈圣者证悟的真实性——真如。因此在三时教法里,

  • 认为凡夫心外有事物存在,是常见
  • 不承认圣者有证悟的真实性,是断见。
  • 换句话说,在三时教法当中,增益就是常见,损减就是断见

三时教法的不常不断,既破增益又补损减

  • 既能领受凡夫境界根本无生,又能亲见圣者证悟的真如真实不虚,就是不增益、不损减,这是三时教法的不常不断。
  • 注意,三时教法的不常不断,既破增益又补损减

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对常见与断见的定义不一样,不能混讲

  • 龙树在《中论》中对常见、断见的定义,与佛陀三时教法的经典《楞伽经》中,对常见与断见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 这就是凸显出了判教的重要性。
  • 这也是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二时法与三时教法不能混讲的原因。

参考:二时教法与三时教法的常见与断见对比图表

常见 断见 不常不断
二时教法

( 存在)

先有后无

(原来存在,现在不存在)

中观因不常故不断

(解构)

三时教法 增益

( 分别,能所分离,以为心外有境)

损减

( 不承认圣者证悟的真实性)

中道不增益不损减

◆ 二时教法:“因不常故不断”是究竟中观见,二时叫“中观”。

◆ 三时教法:不增益不损减就是中道。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三时叫“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