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4
个编辑
第11行: | 第11行: | ||
“微尘分析事,不起色分别。唯心所安立,恶见者不信。”说分析至于到极微了,根本就没有色法可分别,“不起色分别”你就会发现你原来认为的色法的存在,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唯心所安立”都是由于心而安立起来的,“恶见者不信”,恶见者就是指不持佛陀见解的人,你给他说了他也不信。 | “微尘分析事,不起色分别。唯心所安立,恶见者不信。”说分析至于到极微了,根本就没有色法可分别,“不起色分别”你就会发现你原来认为的色法的存在,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唯心所安立”都是由于心而安立起来的,“恶见者不信”,恶见者就是指不持佛陀见解的人,你给他说了他也不信。 | ||
<noinclude> | |||
=偈颂34~38总结= | =偈颂34~38总结= | ||
这几个偈颂(楞伽经偈颂34~38)讲的事情,其实概括起来很简单,佛陀想告诉我们的是,佛陀说的遍计所执性是离于有无的,我们认为的“有”是观待于“无”的“有”,说“无”是观待于“有”的“无”,只要由有无观待说“有无”,那么这个时候说的“无”,不是佛陀真正说的“无”,其实观待于“有”的“无”是断灭见。 | 这几个偈颂(楞伽经偈颂34~38)讲的事情,其实概括起来很简单,佛陀想告诉我们的是,佛陀说的遍计所执性是离于有无的,我们认为的“有”是观待于“无”的“有”,说“无”是观待于“有”的“无”,只要由有无观待说“有无”,那么这个时候说的“无”,不是佛陀真正说的“无”,其实观待于“有”的“无”是断灭见。 | ||
第38行: | 第38行: | ||
先有后无、先无后有,这个是什么?这是错觉,是凡夫见。佛陀压根儿没这么说过,不仅佛没这么说过,佛说这事的时候,他是为了批这事儿而说这事儿。现在很多人,把佛陀批的观点,当佛陀的观点在讲,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 先有后无、先无后有,这个是什么?这是错觉,是凡夫见。佛陀压根儿没这么说过,不仅佛没这么说过,佛说这事的时候,他是为了批这事儿而说这事儿。现在很多人,把佛陀批的观点,当佛陀的观点在讲,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 ||
</noinclu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