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偈颂-9”的版本间差异

添加295字节 、 2021年5月25日 (二) 14:20
无编辑摘要
(建立内容为“=佛无根境相,不见名见佛,云何于牟尼,而能有赞毁= 这里的“根”是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的新页面)
 
第1行: 第1行:
=佛无根境相,不见名见佛,云何于牟尼,而能有赞毁=
=佛无根境相,不见名见佛,云何于牟尼,而能有赞毁=
indriyārthavisaṃyuktam adṛśyaṃ yasya darśanam|
praśaṃsā yadi vā nindā tasyocyeta kathaṃ mune||5||
【黄译】脱离诸根和对象,见无可见,牟尼啊,怎么能称赞或指责?
【实译】佛无根境相,不见名见佛,云何于牟尼,而能有赞毁?
这里的“根”是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这里的“境相”是这六种感觉器官生起功能时的对象,一般叫“六境”或“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佛陀是超越了这六根和六尘的,佛陀是见无可见的。“牟尼”是释迦牟尼的简称,就是指佛陀。既然佛陀是见无可见,超越了六根、六尘,因此对于佛陀怎么可能有赞颂或诋毁呢?就是佛陀是无法用语言来赞美或诋毁的。
这里的“根”是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这里的“境相”是这六种感觉器官生起功能时的对象,一般叫“六境”或“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佛陀是超越了这六根和六尘的,佛陀是见无可见的。“牟尼”是释迦牟尼的简称,就是指佛陀。既然佛陀是见无可见,超越了六根、六尘,因此对于佛陀怎么可能有赞颂或诋毁呢?就是佛陀是无法用语言来赞美或诋毁的。
JC、L4、LK、MAIN、QA、writer
3,12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