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性偈颂”的版本间差异

来自楞伽经导读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建立内容为“{{:楞伽经偈颂-77}} {{:楞伽经偈颂-78}}”的新页面)
 
(晶晶移动页面遍计所执自性偈颂三自性偈颂
 
(没有差异)

2021年5月27日 (四) 16:55的最新版本

圣不见妄法,中间亦非实,以妄即真故,中间亦真实。

āryo na paśyati bhrāntiṃ nāpi tattvaṃ tad antare |

bhrāntir eva bhavet tattvaṃ yasmāt tattvaṃ tad antare || 166 ||

【求译】圣不见惑乱,中间亦无实,中间若真实,惑乱即真实。

【菩译】圣不见迷惑,世间亦无实;迷惑即是实,实法次迷惑。

【实译】圣不见妄法,中间亦非实,以妄即真故,中间亦真实。

“圣不见妄法,中间亦非实”,说圣者不见妄法,妄法之中是没有真实的,“以妄即真故,中间亦真实”,说若妄法中有真实的话,那妄法,也就是梦中之法,也就成为真实了。

若离于妄法,而有相生者,此还即是妄,如翳未清净。

bhrāntiṃ vidhūya sarvāṃ hi nimittaṃ jāyate yadi |

saiva tasya bhaved bhrāntir aśuddhaṃ timiraṃ yathā || 167 ||

【求译】舍离一切惑,若有相生者,是亦为惑乱,不净犹如翳。

【菩译】舍离诸迷惑,若有相生者;即彼是迷惑,不净犹如翳。

【实译】若离于妄法,而有相生者,此还即是妄,如翳未清净。

“若离于妄法,而有相生者”,“相”指似义显现的相。佛陀说妄法根本不存在,你离开妄法而有似义显现的“相”生,“此还即是妄,如翳未清净”,佛说这还是“妄”,说明你这生病的眼睛这翳病还是没治好。

这一大段的内容是想说妄法与妄法,遍计所执性上是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不存在因果关系,妄法不生妄法,这是第一点。

第二,你知道妄法是没有的,但是有相生,这个“相”是什么?是似义显现的相。你知道这个毛是不存在的,但是它依然还显现出了似毛的影儿,这个影儿“此还即是妄”,这个影,这个似义显现的相其实还是妄,叫做“如翳未清净”,就是你生翳病的眼睛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清净,为什么?因为往昔多生累劫所熏习的种子习气还在,它还会现行出似毛的影。如果你是智者,你可以知道它是似毛的影,它根本不是毛,但它毕竟是似毛的影,是似义显现,因此还不能叫做彻底的清静。

在妄法上,也就是在遍计所执自性上,哪怕认为有一丁丁点儿的妄法存在,叫做“于妄法有少分想”,在就没资格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