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自测中级001-007”的版本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第72行: 第72行:
{“境界自心现”中的“心”是什么“心”? (多选)
{“境界自心现”中的“心”是什么“心”? (多选)
|type="[]" coef="2"}
|type="[]" coef="2"}
+  既指凡夫心,也指圣者心。
+既指凡夫心,也指圣者心。
+  凡夫凭着凡夫的感官是感知不到的圣者心的。
+凡夫凭着凡夫的感官感知不到圣者心。
-凡夫心能见真如。
-凡夫心能见真如。
+圣者心能见、能证真如。
+圣者心能见、能证真如。
+ 真如只有圣者能见、能证。
+真如只有圣者能见、能证。
-真如是圣者心之外的事物和规律
-真如是圣者心之外的事物和事物的运行规律
||在《楞伽经》当中讲心,它分凡夫心与圣者心。真如就是圣者、就是佛陀才能亲证的真正的真实性。真如只有圣者能见、能证。那么真如,显然不是凡夫的行处,说的通俗点,就是凡夫凭着凡夫的感官是感知不到的。
||在《楞伽经》当中讲心,它分凡夫心与圣者心。真如就是圣者、就是佛陀才能亲证的真正的真实性。真如只有圣者能见、能证。那么真如,显然不是凡夫的行处,说的通俗点,就是凡夫凭着凡夫的感官是感知不到的。


第83行: 第83行:
|type="[]" coef="2"}
|type="[]" coef="2"}
+真如
+真如
+佛亲证的真正的真实性
+佛亲证的真正真实性
+  佛境界
+佛境界
+“能证”的正智和“所证”的真如“不二”的境界。
+“能证”的正智和“所证”的真如“不二”的境界。
||佛陀告诉我们,圣者的心的行处就是真如。真如就是圣者、就是佛陀才能亲证的真正的真实性。真如只有圣者能见、能证。佛陀证悟的真正真实性,这个能证之心和证的真如,它是一体的,是不二的。
||佛陀告诉我们,圣者的心的行处就是真如。真如就是圣者、就是佛陀才能亲证的真正的真实性。真如只有圣者能见、能证。佛陀证悟的真正真实性,这个能证之心和证的真如,它是一体的,是不二的。


{  对“见到真如和最终证得真如是有区别的”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多选)
{对“见到真如和最终证得真如是有区别的”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多选)
|type="[]" coef="2"}
|type="[]" coef="2"}
+  小乘行者进入灭尽定能见真如,但还不算证得真如。
+修行小乘的修行者进入灭尽定能见真如,但还不算证得真如。
- 初地到七地菩萨能见真如,但只有经过勤苦的修行六度,登八地以后,才能证真如。
-圣位菩萨可以见真如。
+凡夫通过禅定能见真如,但不算证到真如。
+凡夫通过禅定能见真如,但不算证到真如。
- 只有佛才是圆满的证得真如。
-只有佛才是圆满的证得真如。
||真如就是圣者、就是佛陀才能亲证的真正的真实性。那么真如,显然不是凡夫的行处,说的通俗点,就是凡夫凭着凡夫的感官是感知不到的。
||真如就是圣者、就是佛陀才能亲证的真正的真实性。那么真如,显然不是凡夫的行处,说的通俗点,就是凡夫凭着凡夫的感官是感知不到的。


{佛陀为什么讲“境界自心现”? (多选)
{佛陀为什么讲“境界自心现”? (多选)
|type="[]" coef="2"}
|type="[]" coef="2"}
+ 告诉我们凡夫无明所障,我们糊涂。
+告诉我们凡夫无明所障,我们糊涂。
+告诉我们,凡夫自以为依靠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这个世界,其实只是心的显现,并不是心外真的有这个真实的世界的存在。
+告诉我们,凡夫自以为依靠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这个世界,其实只是心的显现,并不是心外真的有这个真实的世界的存在。
+  为了破增益、补损减。
+为了破增益、补损减,引领众生成佛。
+佛陀认为我们凡夫犯的第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增益”,所以要纠正我们的错误。
+佛陀认为我们凡夫犯的第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增益”,所以要纠正我们的错误。
+ 佛陀说我们还犯了第二个错误,就是不承认佛陀有亲证的真实性,这个错误起名叫“损减”,所以要纠正我们的错误。
+佛陀说我们还犯了第二个错误,就是不承认佛陀有亲证的真实性,这个错误起名叫“损减”,所以要纠正我们的错误。
+ 圣者证悟的真正的真实性,并没有离开圣者的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依然可以表达为是“境界自心现”。
+圣者证悟的真正的真实性,并没有离开圣者的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依然可以表达为是“境界自心现”。
||参看课程。
||参看课程。


{凡夫为什么会犯“增益”的错误?(多选)
{凡夫为什么会犯“增益”的错误?(多选)
|type="[]" coef="2"}
|type="[]" coef="2"}
+因为凡夫的认识出发点出问题了。
+凡夫认为的存在,跟我们能认识的这个心是独立的,是分开的,能认识的心与被认识的物是分离的。
+凡夫无明所障。
+凡夫无明所障。
+凡夫心缺少智慧
+凡夫不知道心外无物。
+凡夫心是无始时来错误认识所积淀下的心识。
+凡夫坚定不移地认为有心外的真实存在,死死抓住不放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为真实。
||我们这些凡夫无明所障,我们糊涂,我们非把佛陀认为只是心的显现,并不是独立于我们的心,在我们心外的真实存在的这些事物,可我们这些凡夫对这些事物,却坚定不移地认为这是心外的真实存在,而且死死地执著着这个世界不放手。在我们凡夫的心中,我们认为的存在,它一定是跟我们能认识的这个心是独立的,是分开的;也就是能认识的心与被认识的物是分离的,这是我们凡夫的典型的认知模式。
||我们这些凡夫无明所障,我们糊涂,我们非把佛陀认为只是心的显现,并不是独立于我们的心,在我们心外的真实存在的这些事物,可我们这些凡夫对这些事物,却坚定不移地认为这是心外的真实存在,而且死死地执著着这个世界不放手。在我们凡夫的心中,我们认为的存在,它一定是跟我们能认识的这个心是独立的,是分开的;也就是能认识的心与被认识的物是分离的,这是我们凡夫的典型的认知模式。


{ 为什么会犯“损减”的错误?(多选)
{为什么凡夫会犯“损减”的错误?(多选)
|type="[]" coef="2"}
|type="[]" coef="2"}
+  因为凡夫心无明所障。
+因为凡夫无明所障。
+凡夫心是识,识无法见真如,因为无法见真如凡夫诽谤真如。
+凡夫心无法见真如,因为无法见真如,于是不承认佛陀有亲证的真实性。
+ 凡夫依靠感知,感知不到圣者境界,于是不承认佛陀有亲证的真实性。
+凡夫依靠感知,感知不到圣者境界,于是不承认佛陀有亲证的真实性。
+  增益和损减是连带性错误,因为“增益”了,所以“损减”了。
+增益和损减是连带性错误,因为“增益”了,所以“损减”了。
||我们这些凡夫无明所障,我们这些凡夫非要把心的显现当作独立于心,在心外的真实存在。真如,是我们凡夫靠着我们的感官所感知不到的。既然我们感知不到,那我们凡夫就不承认有佛陀亲证的真正真实性的存在;不仅不承认,而且还生起诽谤,说佛陀证悟的真实性——真如,我没有见过,那不存在。增益的错误和这个损减的错误,是连带性错误。就是因为我们凡夫增益了,所以才损减了。
||我们这些凡夫无明所障,我们这些凡夫非要把心的显现当作独立于心,在心外的真实存在。真如,是我们凡夫靠着我们的感官所感知不到的。既然我们感知不到,那我们凡夫就不承认有佛陀亲证的真正真实性的存在;不仅不承认,而且还生起诽谤,说佛陀证悟的真实性——真如,我没有见过,那不存在。增益的错误和这个损减的错误,是连带性错误。就是因为我们凡夫增益了,所以才损减了。


{ 整个佛法无非就是讲两件事情,是哪两件?(多选)
{整个佛法无非就是讲两件事情,是哪两件?(多选)
|type="[]" coef="2"}
|type="[]" coef="2"}
- 世俗因果。
-世俗因果。
- 人天善法。
-人天善法。
+  破增益。
+破增益。
+ 补损减。
+补损减。
- 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
||整个佛法无非就是讲两件事情——破增益和不损减,没有第三件事情。
||整个佛法无非就是讲两件事情——破增益和不损减,没有第三件事情。


BK、BW、FW、JC、JM、L2、L4、LF、LK、MAIN、QA、V0、VF、ZY、行政员用户查核员评论管理员界面管理员监督员管理员、writer
1,285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