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05/课后自测”的版本间差异

(导入1个版本)
楞伽经教材>Admin
第3行: 第3行:
'''1-01-02境界自心现'''
'''1-01-02境界自心现'''


'''一、填空题'''
== '''一、填空题''' ==


1、这次在楞伽城中与佛陀在一起的那些大菩萨们,都已经通达了( )、( )、( )、( )。
1、这次在楞伽城中与佛陀在一起的那些大菩萨们,都已经通达了( )、( )、( )、( )。
第111行: 第111行:
+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证道位
+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证道位
-修道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证道位
-修道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证道位
{楞伽经导读课程中,说见道位之前的那一段冲刺的过程叫什么?(    )
|type="()" coef="2"}
-资粮位
+加行位
-修道位
-证道位
{大乘菩萨资粮位的修行是(  )。
|type="()" coef="2"}
-见道大悟了
-已经是圣位菩萨且见到了通向成佛的道路
+准备资粮、准备工作
-必须磕十万个大头


{对大乘菩萨见道位的理解正确的是(    )。
{对大乘菩萨见道位的理解正确的是(    )。
|type="()" coef="2"}
|type="()" coef="2"}
-在证空性的大道上努力的修行
-在证空性的大道上努力的修行
+见道大悟,且见到了通向成佛的道路
+见道大悟
-已经圆满证得真如
-已经圆满证得真如
-证入阿罗汉果位
-证入阿罗汉果位
{大乘菩萨资粮位、加行位和修道位是一个渐修的过程,这三个修行阶段在课程提供的图表上可以用(  )来表示。
|type="()" coef="2"}
-一个点表示
-一个叉表示
+一段线表示
-一个圆圈表示
{见道位和最后的证道位在课程提供的图表上都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是因为它是(  )。
|type="()" coef="2"}
+刹那的顿悟
-渐修的过程
-无穷小
-趋近于零


{大乘菩萨五个修行位当中,哪一个是第一个关键点及转折点?(  )
{大乘菩萨五个修行位当中,哪一个是第一个关键点及转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