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时教法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初时教法
初时教法
首先说初时教法,初时教法讲什么?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四谛无我、涅槃寂静”。
初时教法,佛陀首先讲四条道理,叫四谛。哪四条道理?苦、集、灭、道。苦,讲生命充满着苦。集,讲造成生命苦的原因。佛陀用了一个特定的模式—十二缘起,也叫做“十二因缘”。在佛陀的初时教法中,佛陀就是用十二缘起作为特定的解构模式,在解构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但是佛陀在初时教法中用十二 缘起的模式,主要解构的是人我执。初时教法讲四谛,讲无我,这个“无我”,只指人无我,讲人我空—佛教的“空”字,梵文是“śūnya”,不要把“空”字想得过于玄妙,空就是没有。人我空就是佛陀在初时教法中把我们凡夫对人我的这个执着解构掉了。初时教法中佛陀主要解构的是人我,法我空不空?对于法我的问题是悬置的。初时教法只讨论人我,没讨论法我,因此初时教法就没有很明确的对诸法真实性的表达,她只是表达了:我们通过初时教法的修行,能够解决内在的自我烦恼而获得一种自我的清净的状态,叫做“涅槃寂静”;这就是苦集灭道的灭。初时教法告诉我们,生命的苦怎么消灭?只有走向涅槃。四谛的第四条道理就是道。怎么来解除自己内心的烦恼而获得清净涅槃的解脱境界呢?要修道。修什么呢?三十七道品。这就是佛陀的初时教法。佛陀初时教法的代表性经典,在汉传佛教里边是《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