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出离心/自测

< 两种出离心

两种出离心

在线测试题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 多选题(口字选项)每题2分 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以下哪个是对佛教生起信仰的思想基础:

A、认同一世说生命观
B、认同二世说生命观
C、认同三世说生命观

2 如果想不仅仅是把佛法当知识学而是对佛教生起信仰,以下哪个心境的生起是最关键因素:

A、欢喜心
B、出离心
C、善心
D、悲心

3 对于这种对生命的极度厌离、想尽早断除自我的烦恼走向清清静静的解脱的众生,佛陀讲了一部法,这部法就是:

A、人天善法
B、小乘教法
C、大乘教法

4 对于不急于寻求个人的断除烦恼、走向涅槃,而是要在这个世界上通过不断地生命轮回的过程修行,而且是以帮助其他的众生走向涅槃、摆脱苦难作为自己修行的解脱道路。对这样心境的众生,佛陀讲了一部法,就是:

A、人天善法
B、小乘教法
C、大乘教法

5 以下哪些是对佛教生起信仰的思想基础:

A、认同了生命的生死轮回。
B、生起了对现实生命、对轮回的苦的理解。
C、生起了出离心。
D、认同人死如灯灭,死就是生命的终结。

6 对于( )心境的众生,佛陀讲了一部法,就是大乘佛法。

A、帮助其他的众生走向涅槃、摆脱苦难作为自己修行的解脱道路。
B、通过不断地生命轮回的过程修行自己。
C、对现世生命轮回的苦极其认同。
D、认识到所谓我个人的生命的苦的解脱,离不开众生的苦的解脱,众生的生命的苦的解脱,才最终能让我个人得到解脱。

7 不需要认同生死轮回,也可以对佛教生起信仰。

正确
错误

8 出离心是对佛教生起信仰的思想基础。

正确
错误

9 对生命极度的厌离,想尽早断除自我的烦恼走向个人的清清静静的解脱境界的众生,佛陀为这类众生讲了一部法,这部法就是大乘佛教的法。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