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信仰的思想基础

佛教信仰的思想基础

一个要对佛教真正生起信仰的人,必须要解决几个基本思想问题,要迈过几道坎。第一个问题,第一道坎,就是要认同印度古人的三世说生命观;在一世说、二世说、三世说这几种不同的生命观当中,能不能认同印度古人的生命轮回的三世说生命观,是能不能建立起对佛教信仰的第一个思想基础、第一道坎。有人经过认真思考,觉得无论如何都认同不了印度古人三世说生命观,那么对佛教生起信仰,确实就是没有了思想基础,但不是不可以来学习佛教。认同不了三世说生命观的朋友,可以把佛教当作一种知识文化来学习,而且可以告诉你,佛陀的教法是我们人类文明体系中极具震撼性和颠覆性的思想。因此,即便不能认同三世说生命观,不能对佛教生起真实的信仰,但是来听听佛教的课,了解印度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巨人提出来的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是十分有益的。当然,作为一名佛教徒,首先就应该认真思考一下,你对印度古人三世说的生命轮回的思想观念是否从心底里真正认同?认同三世说生命观,是理解佛陀教法的基础。

第二,如果认同了印度古人三世说的生命观,迈过了第一道坎,那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对生命轮回充满了苦这件事儿,是不是能够理解。释迦牟尼老人家三十几岁坐菩提树下证道,之后讲学四十几年,在人间第一堂课讲的是什么?讲的就是生命的苦。讲生命充满了苦难,贯穿于他老人家后来四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他老人家喋喋不休地讲生命充满了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总结了生命的种种的苦,比如说总结了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苦。 为什么他老人家要讲生命的苦?因为只有认同了生命的苦,才会有一种厌离的心。哇!生命太苦了,我要解脱,我要涅槃!如果生起了希求涅槃的心,那释迦牟尼老人家太高兴了。噢,想涅槃,来来来,我教给你怎么涅槃嘛!如果所有的人都不想涅槃,那释迦牟尼老人家就失业了。所以,学习理解佛陀教法的第二件事儿,就是是不是能生起对现世生命的厌离、对苦的认同。

人天乘的法

有人说,我无论如何生不起这种厌离的心,我觉得生命很快乐呀!你看我每天,哇!吃喝玩乐,享受生活。哇!大街上这么多美女,这么多帅哥。这生命多么快乐呀!我可是不想死了不来,我还想再来。对认同了三世说生命观但又生不起厌离心的众生,佛陀说那好吧,我给你讲一部法;这部法在佛教里就叫做人天乘的法。“人天乘”的“乘”,其实古时候念shèng,“人天shèng”,现在大家约定俗成都念chéng。人天乘的法,是说给认同三世说生命观但又生不起厌离心、不想趋向于涅槃的众生的。 大家想一想,你之所以生不起厌离的心,之所以还想死了再来,原因就是对现在此时此刻的生命状态极度地认可。觉得做个今天这样的、有一定经济实力、生命很充实的人,很快乐。你是对此时此刻这个生命状态的认可,所以才想死了再来,不想死了不来。可问题是,从印度文化的观点看,当死了以后再来的时候,能够确保来生还能有今天这样的生命状态吗?那万一来生变了流浪狗怎么办?来生入了饿鬼道怎么办?来生下了地狱可怎么办?所以,人天乘的法就是告诉我们,即便想再来,不想不来,也是需要修行的。修行的目的就是确保下回再来的时候,别比这回差。当然人天乘的法一方面要解决的,就是确保着下回来的时候生命状态不比这回差,但它另一个作用就是跟众生结缘。其实,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引领着众生走向解脱,走向涅槃。

两种出离心

当一个人认同了三世说生命观,认同了生命的生死轮回,同时又生起了对现实生命轮回的苦的理解,也就是生起了出离心,这是对佛教生起信仰的思想基础。

那么一旦生起出离心之后,生起出离心的人又分成了两种人。一种人就是因对现实生命的苦的感受而极端地厌离,他觉得生命太苦了—我一天都不想在这里生存,说得通俗点,能今天晚上涅槃都不想明天早晨。对于这种对生命的极度厌离,想尽早断除自我的烦恼走向涅槃的众生,佛陀讲了一部法,这部法就是小乘佛教的法。

还有第二类众生,虽然生起了出离心,对现世生命轮回的苦极其认同,但并不急于自己个人走向涅槃,而是当他个人认同了生命的苦,同时又看到天底下千千万万众生依然也是苦,认识到所谓我个人的生命的苦的解脱,离不开众生的苦的解脱,众生的生命的苦的解脱,才最终能让我个人得到解脱,因此他并不急于寻求个人的断除烦恼、走向涅槃,而是要在这个世界上通过不断地生命轮回的过程修行自己,而且是以帮助其他的众生走向涅槃、摆脱苦难作为自己修行的解脱道路;那么对这样心境的众生,佛陀讲了一部法,就是大乘佛教的法。

学佛四层次

佛陀的教法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不能够认同三世说生命观的人,可以把佛陀教法当作知识文化去学习;第二,认同了三世说生命观但生不起出离心的人,学习佛陀的人天乘的法;第三,认同了三世说生命观又能够生起出离心,但生不起菩提心的人,学习佛陀的小乘教法;第四,能够认同三世说生命观,能够生得起出离心,同时还能生得起菩提心,佛陀为这样的众生讲了大乘佛教的法。

修行人天乘的法所获得的果报,就是保证来生能得人天善果,不会堕到畜生、饿鬼、地狱道。修行小乘佛法所获得的最后的果,是断除了自我内心的烦恼、证得了自我的清净的解脱涅槃境界的那个果,叫做阿罗汉。大乘佛教修行的结果,就是把众生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通过度化一切众生而实现自我解脱的修行所获得的最终的果报,就是佛陀,就是成佛。

面对着佛陀教法的这几个层次,每一个学习佛法的人,都该对照自己现在的精神状态自问,能够承受佛陀哪个层次的法?当然,佛陀最终希望众生都能够修行大乘佛法,走向成佛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