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58/课后自测

《楞伽经导读》测试题058

一、填空题

二、在线测试题

选择题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依照经文“大慧,相续灭者,谓所依因灭及所缘灭,即相续灭”。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相续灭”的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相续灭,就是识的相续的生灭的灭。
B、相续灭,就是阿赖耶识虚妄分别种种习气灭。
C、相续灭,就是阿赖耶识中现行的杂染种子的灭。
D、所依因和所缘这两个都灭了,就是识的相续的生灭的灭。

2 依照经文“大慧,相续灭者,谓所依因灭及所缘灭,即相续灭。所依因者,谓无始戏论虚妄习气。”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所依因”的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所依因,梵文是āśraya。
B、在后面《楞伽经》的经文中,这个词实叉难陀大多都译为“所依”,没有“因”字。
C、所依,就是无始以来虚妄分别和虚妄上的虚妄戏论,在阿赖耶识中熏习下的杂染种子。
D、所依,就是把梦中老虎当作真老虎,并为它找妈妈的错误认识,在阿赖耶识中熏习下的杂染种子。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大慧,相续灭者,谓所依因灭及所缘灭,即相续灭,所依因者,谓无始戏论虚妄习气。所缘者,谓自心所见分别境界”。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所缘灭,就是识的相续的生灭的灭。
B、“自心所见分别境界”依梵文原本直译就是在自心所现识外境上的分别。
C、所缘,就是虚妄分别。
D、所缘,就是把ābhāsa误执为nimitta的误执,就是kṛ。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如何灭阿赖耶识虚妄分别种种习气,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灭阿赖耶识虚妄分别种种习气有两个要点。
B、灭阿赖耶识中的杂染种子,这是所依灭。
C、在灭杂染种子的过程中,不能再执ābhāsa为nimitta,不能再起虚妄分别,这是所缘灭。
D、所依灭是修行的重点。

5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佛陀三时教法修行的纲领,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佛陀三时教法修行的纲领,核心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不要再把ābhāsa误执为nimitta了。
B、经文“阿赖耶识虚妄分别种种习气灭”表达了佛陀三时教法的修行纲领。
C、佛陀三时教法修行的纲领,就是所依和所缘都灭,即习气灭。
D、佛陀三时教法修行的纲领,从资粮位开始,一下手修行就要知道ābhāsa不存在,桌子不存在。

6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佛教的修行也可以叫作不著相,以下对“不著相”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认为心外桌子存在,只是不执著心外桌子的存在,美其名曰不著相。这是典型的外道修法,但这却是当今佛教徒修行的主流,相当遗憾。
B、只要认为桌子存在,只要把心外桌子存在当作默认前提,怎么修都不是佛教的不著相。
C、不是以为心外有相而不去执著,而是知道心外的相根本不存在,无从著起。
D、没有佛陀告诉我们唯识无境的教诲,我们至多只能是修不执著外境。

7 依据经文“大慧,譬如泥团与微尘非异非不异,金与庄严具亦如是”,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非异非不异”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异”就是不一样,“非异”就是一样。
B、“非不异”就是不一样。
C、“非不异”就是一样。
D、“非异非不异”就是既一样又不一样。

8 依据经文“大慧,譬如泥团与微尘非异非不异,金与庄严具亦如是.....泥团微尘应无分别”,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金与庄严具”和“泥团与微尘”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金子与金狮子没有区别。
B、金子与金狮子一样,因为它们都是金子;又不一样,因为金狮子毕竟是经过对金子的铸造雕琢而成。
C、如果泥团与尘土不一样,泥团就不应该是尘土聚合而成,实际上泥团就是尘土聚合而成的。
D、如果泥团与尘土没什么不一样,泥团与尘土应该没有差别,而实际上泥团与尘土在形状上有很大差别。

9 依据经文“大慧,转识、藏识若异者,藏识非彼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然彼真相不灭。”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转识和藏识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佛陀前面经文作“异不异”的比喻,是为了说明转识与藏识的关系。
B、如果转识与藏识不同,那么藏识就不应该是转识的因,而实际上转识是藏识杂染种子现行的结果,藏识是转识的因。
C、如果转识与藏识没什么不同,那转识灭了,藏识也就应该灭了。
D、外道的修行者,进入无想定,就是转识和藏识都灭了。

10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识真相不灭,但业相灭”,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外道无想定可以认为是转识灭了,也就是造业相灭了。
B、这里的真相最好译为“能生相”,就是阿赖耶识中未现行,但随时都能生起现行的杂染种子。
C、不分别外境,对于外境的相不执著,就是真的不分别了。
D、真不分别是要知道心外之境根本不存在,压根就没有存在过,唯识无境。


判断题


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依照经文“大慧,相续灭者,谓所依因灭及所缘灭,即相续灭”。灭所依和所缘的过程就是转染成净的过程。

正确
错误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依照经文“大慧,相续灭者,谓所依因灭及所缘灭,即相续灭。”所依和所缘都灭,就是习气灭。

正确
错误

3 了知、通达心外无事物而无所著,与以为心外有事物而不去著,这是佛法与外道修行的分水岭。

正确
错误

4 佛法的如法修行的前提,是听闻到佛陀正法,因为只有佛陀告诉我们“唯识无境”。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