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 多选题(口字选项)每题2分 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构建第一重胜义谛缘生的重要的推论是( )。
2 第一重二谛的世俗谛是实有,胜义谛是缘生,在第二重二谛里边,( )就是缘生。
3 如果事物的本性存在,就不能说这个事物是彻底的( )。
4 缘生的事物肯定不存在着一个独立于条件、独立于缘的独立存在性,这个独立存在性肯定是不存在的,这就是第二重二谛里边()。
5 (“ ”)即独立的存在性、自我的存在性,也译作“自性”,简译为“性”。
6 佛教讲空是在不同层次上讲空,那么第二重二谛此时我们讨论的空是()?
7 佛教有时候也把性空翻译成()?
8 我们的凡夫心中,这个存在是有某种坚固性的,这个坚固性就体现为时间上的不变性,我们叫()?
9 如何理解第二重二谛的世俗谛是“缘生”?
10 ( )和( )是我们凡夫认定一个事物是存在的默认前提。
11 第二重二谛的世俗谛是实有,胜义谛是缘生,缘生一个重要的推论就是无常,“当生即灭,灭不待因”。
12 佛陀说这张桌子是种种条件临时的聚合而生起,把种种条件、种种缘,一个个都剥除掉的话,到最后,是能剩下一个不依这些条件、这些缘而独立存在着的这张桌子所谓的本性。
13 佛陀老人家说,这张桌子仅仅是这些条件聚合而生起的,当把这些条件都剥除干净后,也就意味着这个事物荡然无存了。如果这个本性存在,就不能说这个事物是彻底的缘生。
14 缘生的事物肯定存在着一个独立于条件、独立于缘的独立存在性,这个独立存在性肯定是存在的。
15 那么在第二重二谛现在讨论的这个话语层次上,我们讨论的空是空性。那个独立存在性没有,“svabhāva”没有,梵文叫做“niḥsvabhāva”,是对“svabhāva”的否定,没有,空性。
16 佛教有时候也把性空翻译成“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没有那个自我的独立存在性。这就是第二重二谛的胜义谛。
17 这个杯子装着满满水的这个状态,佛陀说这个状态是实有的,只有当杯子是空的、没有水的,这个状态才是缘生的。
18 第二重二谛的胜义谛就是解构我们对凡夫境界上存在的那个独立存在性——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