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者,非解构也
解构者,非解构也
佛教讲空,我们用了一个词叫“解构”,那空什么?解构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解构什么?解构本来没有、凡夫误以为有的东西。比如说“svabhāva”,自性。凡夫误以为我们凡夫境界上一切的存在是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的,而佛陀想告诉我们的是,凡夫自以为的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是根本没有的。所以,说解构这个我,淡化我,淡化我执,并不是说原来有一个我,我们凡夫境界有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后来通过修行,把常一不变性、独立存在性给空掉了,给解构掉了,不是的。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本来就没有,而凡夫误以为有。所以解构的是本来没有、凡夫误以为有的东西。自性是这样,存在是这样,实执也是这样。
实执是凡夫的一种虚妄分别,是执,凡夫以为凡夫境界是存在的,而佛陀想告诉我们的是:其实凡夫境界压根儿无生,它没产生,根本就是不存在。所以解构我们凡夫境界上的存在,不是说原来有个存在,后来通过修行,把这个存在给解构掉了,给解构没了,不是的。空是空原本就没有的,不是原本有把它空掉。所以我们讲解构,“解构者,非解构也”。不要以为原先有个什么东西真实存在,后来被我们解构了。我们说解构,这是一种方便,我们说淡化我们的我执,这也是我们的方便,“淡化者,非淡化也”。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理解佛法的空的一个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