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空性真实性真如实相

净名百科

空性、真实性、真如、实相法义有差别。空性与真实性的区别是定义不同:真实性是指佛陀、圣者证悟的真正真实性。空性是以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为基本特征。空性与真实性的区别是:安立空性是为破增益,解构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安立真实性是为补损减,佛陀、圣者有亲证的真正的真实性。安立空性的目的是为破,为说凡夫境界无生;安立真实性的目的是为立,为说有真实性存在。只有在用空性彻底解构干净凡夫境界之后,才能安立和表达佛陀证悟的真实性。在不同的教理体系中,佛陀对真实性的表达是有差异的。初时教法没有很明确的对诸法真实性的表达,以除妄即真的遮诠方式来描述真实性。二时教法里虽然有少量用真如、法性表达真实性,但没有做表诠解读。限于二时教法立足于凡夫境界说法,对圣者证悟的真实性只能遮诠。二时教法表达圣者证悟的真实性用的最多的名言是实相。而对实相的描述至多是“实相与空性不一不异”。从证空性的角度讲什么是实相,用空性指向实相。三时教法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而说法,对圣者证悟的真实性直接陈述。表诠圣者、佛陀有证悟的真正真实性,并安立名言真如、如来藏心、不空如来藏等。用“逮自在威光”“如来藏光明”近似地描述证真如的境界。

参见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