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净名功课

净名功课

日常课诵(参考)

皈敬颂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 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应供正等正觉者!

三皈依颂

Buddhaṃ Saraṇam Gacchāmi. 皈依佛

Dhammaṃ Saraṇam Gacchāmi. 皈依法

Saṅghaṃ Saraṇam Gacchāmi. 皈依僧

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无量心

(慈)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悲)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喜)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愉悦

(舍)愿诸众生远离怨亲爱憎,住平等舍

药师佛大愿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持名 念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地藏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观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日光遍照菩萨 南无月光遍照菩萨


药师七佛圣号

南无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南无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

南无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

南无无忧最胜吉祥如来

南无法海雷音如来

南无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持咒

观音心咒 Oṃ maṇi padme hūṃ

准提神咒 Oṃ cale cule cunde svāhā

药师佛心咒 Oṃ bhaiṣajye bhaiṣajye bhaiṣajya samudgate svāhā


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祈愿

世界和平国泰民安,灾障消灭众生安乐。

正法久住法轮常转,法界有情共证菩提。

普愿一切众生现世安隐,后生善处,速证菩提。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普愿尽法界,沉溺诸有情。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警众偈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今生不借此身渡,更待何生渡此身。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闻思学修

诵读经典

初时教法:《阿含经》

二时教法:《金刚经》《心经》《维摩诘经》《中论颂》

三时教法: 《楞伽经》《解深密经》《胜鬘经》《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

果得经典:《地藏十轮经》《药师经》《无量寿经》

其他经典:《法华经》《华严经》


闻思法义

听闻正法 如理思维 闻不厌足 思不惧深

《金刚经导读》

《楞伽经导读》

《龙树的空观》

《楞伽经》讲解

《药师经》讲解

《印度宗教源流与初时教法》

《西方哲学与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净名佛学论坛》



观修行持

出离心

出离心是信仰佛教的前提基础

相信六道轮回

了知轮回之苦

发愿解脱苦海

菩提心

大乘修行是发愿和行愿!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世俗谛菩提心与胜义谛菩提心生起与修为。

慈悲与智慧不二,悲智双运、福慧双修。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

初时教法纲领与观修

四圣谛:苦 集 灭 道(八正道、三十七道品)

十二缘起:无明~行 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 生~老死

三法印: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无我观 轮回无我

二时教法纲领与观修

缘生缘起:

渐法:权便中观(四重二谛) 究竟中观(泯灭二边)

顿法:归谬解构

如梦观 人生如梦


二时四有四无无障碍观:

只有相互依存,没有独立存在;

只有相似相续,没有常一不变。

只有能诠名言,没有所诠实义;

只有“离言空性”,没有丝毫法生。

三时教法纲领与观修

五法 三自性 八识 二无我

藏识缘起:种子熏现 眼翳执毛 眼识转起

唯识观 唯心所现

三时四有四无无障碍观

只有相互依存,没有独立存在;

只有相似相续,没有常一不变。

只有能了别识,没有所分别境;

只有一隐一现,没有真实显现。

六度四摄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布施度: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身命布施,以法布施为最)

四摄:布施 爱语 利行 同事

布施度:净名度生4+1

第一,告诉众生佛说这世界如同梦境一般;

第二,佛告诉我们了能从梦中醒来的方法;

第三,如果一时半会醒不来告诉你怎么做就能做美梦而不做恶梦;

第四, 对那些正在做恶梦的人要告诉他为什么别人现在做美梦而你在做恶梦;

第五,才是对那些个正在做恶梦的人施以援助。

前四条是法布施。不做前四条,只做第五条不是佛法。

持戒度:居士持戒

三皈依戒

居士五戒

八关斋戒

菩萨戒

佛教的根本戒是三皈依戒。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从菩萨角度看,“戒”是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