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公开日志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所有楞伽经导读公开日志的联合展示。您可以通过选择日志类型、输入用户名(区分大小写)或相关页面(区分大小写)筛选日志条目。

日志
最新 | 最旧) 查看( | )(20 | 50 | 100 | 250 | 500
  • 2022年5月10日 (二) 15:40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1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1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杂染依他起自性有生灭的,那最初是如何产生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问阿赖耶识哪里来的或者第一颗种子是如何熏习下的,这些疑问是很正常的。因为在我们凡夫的感知世界了,生灭变化的感知很强烈,所以就会产生最初因等问题。 但首先我们要清…”)
  • 2022年5月8日 (日) 10:27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08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08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既然只有见道登地以上的圣者,才能了知阿赖耶识,藏识是圣者才能见,那么圣者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 回答: 圣者具有智和慧,就是前面讲过的“七种第一义”中的智境界和慧境界的智和慧,能够了知见道之后的初地、二地、三地、四地等等,每个次第…”)
  • 2022年5月7日 (六) 16:58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07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07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佛为什么说度众生而不是度桌子椅子,有什么不同吗? == 回答: 凡夫境界的事物分两类,一种是有情,一种是无情,有情是指具有情识的众生,如人、动物等。无情是指没有情识的物品,如山河大地、桌椅板橙、木偶人等。这两者在空性上或者说在虚妄分别上…”)
  • 2022年5月6日 (五) 15:11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06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06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潜意识与藏识的习气有什么区别? == 回答: 潜意识是梦中潜在的、隐性的意识,是被压抑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心理学术语。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未被觉察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跟藏识的习气有什么区别?认识藏识…”)
  • 2022年5月5日 (四) 15:59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05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05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分别事识以分别境界及无始戏论习气为因,两个因有什么区别?== 回答: 就是种子的两种生住灭,只有一隐一现,没有真实显现。 == 2.【提问】 识真相不灭,但业相灭,若真相灭者,藏时应灭,这里的真相指的是种子还是藏识本身? == 回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
  • 2022年5月3日 (二) 15:47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03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03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依法不依人在凡夫境界怎么理解? == 回答:学会四依止中有一条依止叫依法不依人,什么叫依法依人呢?依法不依人,依的是法性,诸法的真实性。二时:空性。三时:心的寂静特性。 云何依法不依于人?人者摄取人见作者、受者;法者解无人见作者、受者…”)
  • 2022年4月30日 (六) 16:15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3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3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彼诸外道说相续识从作者生,这里的相续识指的是外道认为的六道轮回的主体吗? == 回答: 外道的认识模式一定是根境我的认识模式,这里的相续识是指轮回中相似相续的认识活动;作者就是产生这个识的第一因,指胜信、丈夫、自在、时及微尘,是佛陀批…”)
  • 2022年4月29日 (五) 15:00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9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9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如是思惟,恒住不舍,猛然证悟有寂无别”是什么境界?有经典佐证吗? == 回答:恒住不舍的思维就是加行位定中的思维,而证悟有寂无别就是见道位的境界。“有寂无别”,就是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与涅槃无二无别。这个涅槃是阿罗汉认为的…”)
  • 2022年4月28日 (四) 14:14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8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8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佛说无生是实相本来无生还是只是为了破斥外道见? == 回答: 首先我们要理解佛陀说法的对象及目的,两重无生是佛陀说法的最终意趣所在。佛陀引用外道的观点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理解无生法义,这也体现出佛陀说法的方便善巧。从说通的角度看,佛陀说无生…”)
  • 2022年4月27日 (三) 16:20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7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7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凡夫能修成佛么? == 回答: 如果按比较传统的答法,凡夫能修成佛(凡夫无自性,通过修行破除了增益的二我,亲证了实相就好了——含第一重无生义)。也不能修成佛(佛性是本具的,不是修出来的——强调第二重无生义)。 == 2.【提问】佛陀教导我们凡…”)
  • 2022年4月26日 (二) 16:38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6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6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如幻如焰,如梦所见,是说凡夫心外的事物就不存在是幻是梦,还是说一切法速灭不实如梦? == 回答: 佛说如幻也分方便与究竟两个层次1.方便说,“以一切法不实速灭如电故,说如幻”,是方便对治法,是对于那些刚强难度坚决执心外为真实存在的众生,佛陀…”)
  • 2022年4月24日 (日) 15:46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4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4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识三缘合生”是谁的观点?指怎样的观点? == 回答: “识三缘合生”是外道修行者的观点。他们认为,我、根、境这三个缘相合就产生了识的作用,就是有一个能看的“我”这个精神主体,又有健康的眼睛这个感觉器官,还有一个眼睛之外能够被眼睛看到…”)
  • 2022年4月23日 (六) 14:57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3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3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我们是凡夫,我们通过修行会成为圣者的是吗? == 回答: 通过修行,我们会知道没我们,也没有凡夫和圣者,唯有心识,修行就是心识的觉醒,修行的枢纽就是转染成净,凡夫就是虚妄分别,圣者就是正智,心的圆满就是染识转成正智,以正智显示真如这件…”)
  • 2022年4月22日 (五) 16:29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2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1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请解释“了境如幻,自心所现”这八个字? == 回答: 《楞伽经》中非常重要的一句经文,其中有八个字:“了境如幻,自心所现”,是整部《楞伽经》实叉难陀译本中的点睛之笔。“了境如幻”,意思就是要通过观察,了知凡夫以为的凡夫心外的事物,如同…”)
  • 2022年4月21日 (四) 16:42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1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1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七种第一义对治七种自性吗? == 回答:可以对治,但不一一对治,七种自性属于佛陀三时教法中三自性的遍计所执自性,是凡夫以为的七种存在方式,知道凡夫境界本来无生就可以对治了。 == 2.【提问】我们凡夫如何相信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 == 回答:读大…”)
  • 2022年4月20日 (三) 16:20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八识转四智是什么意思? == 回答: 八识转四智,就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是真報身受用法樂。 一、大圓鏡智,轉異熟識得此智慧,如大圓鏡現諸色…”)
  • 2022年4月19日 (二) 16:29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19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19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为什么佛都是从极乐世界中来,不是说极乐世界只是一个好梦境吗 ? == 回答: 此说其实也是方便说法,说从药师佛或者其他佛处来都可以的,因为究竟上法身佛超言说一异、自共相等的分别。说从极乐来是因为阿弥陀佛与娑婆世界末法众生的缘分深且容易相应…”)
  • 2022年4月15日 (五) 16:29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15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16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 不执影为毛新杂染种子就不生起了,老杂染种子还相续的生灭应怎样消除? == 回答:所依与所缘的简单表达:所缘就是虚妄分别。所依就是杂染种子。修行就是所缘灭与所依灭,就是不再熏习新的种子(所缘灭)+ 处理旧杂染种子(所依灭)。凡夫位菩萨是…”)
  • 2022年4月13日 (三) 16:18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13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13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楞伽经》中说的修行是什么? == 回答: 修行就是灭阿赖耶识中的杂染种子,这就是转染成净。一旦转染成净了,也就是阿赖耶识中杂染种子没有了,那么表现为杂染种子现行时的分别的功能的前六识,也就不会生起了。 == 2.【提问】二时教法与三时教法…”)
  • 2022年4月12日 (二) 16:15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12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12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 【提问】经过修行转染成净杂染种子没有了,那前六识不再现行,就是我们凡夫境界的这种误以为这种看的见摸的着错觉没有了吗? == 回答: 凡夫境界看见、摸着是妄法,圣者是“以诸妄法,圣人亦现,然不颠倒”,对于妄法,圣者是正觉,不是错觉。“谓诸圣者,…”)
  • 2022年4月10日 (日) 16:08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1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1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四果阿罗汉已破法无执了吗? == 回答: 没有,阿罗汉只是证得了人无我。阿罗汉依人无我智定慧等持入灭尽定,灭尽定只是暂时压制住了前七识不现行,但是阿赖耶识中杂染种子还在,八万大劫出定后还会重入轮回。 == 2.【提问】阿罗汉是在无色界非想非非…”)
  • 2022年4月8日 (五) 16:26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08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09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如果说我们感知不到影又感知不到毛,那修行怎么修? == 回答:所以只能是以楔出楔,以善分别对治分别的根。以毛为对境,如理思维、观察。不要一下子试图直接观“影”甚至直接体味真如,毛都没破除呢,跨越不到那里,找到了也是假的。通过教理的学…”)
  • 2022年4月7日 (四) 16:59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07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07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真实和真实性有啥不一样?== 回答:心就是真实,心分两种状态和一种特性,心的状态分识和智,识就有而不真,状态可变,真如是心的寂静特性,不可变。 == 2.【提问】转相业相都属于种子现行,其中转相属于显现的影,业相是虚妄分别误以为世界是客观真…”)
  • 2022年4月6日 (三) 15:57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06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06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世间凡夫具体怎么修行的,看佛经、念佛、供佛算修行吗? == 回答:读经、持药师咒、听课、做笔记,让法义在心中流淌思考、做如梦观、入唯识理都算修行。资粮位加行位修行就是观察自心所现故,以外相为境,以了境心现为行,以见道为果。 == 2.【提问…”)
  • 2022年4月1日 (五) 14:38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01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01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实证境界不是凡夫可思维的,真如表示佛的真实境界所以不能用阿赖耶识表示对吗?但实际上不管佛境界还是凡夫境界都是心citta,可以这么理解吗? == 回答: 1.用三自性来理解,这个问题就会相对清晰些。真如是圆成实自性,是无为法,也就是第二重无生,本来…”)
  • 2022年3月31日 (四) 10:03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31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31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转所依是转什么? == 回答: “转所依”,它的梵文是parāvṛttāśraya; 就是转杂染种子,转染成净。什么是所依?就是现行的所依,就是虚妄分别所熏习下的杂染种子;转所依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nimitta外相为境,以了境心现为行,近似地转识成智,以…”)
  • 2022年3月31日 (四) 08:48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9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8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精神活动也可以是我们现在梦中心识的精神活动,说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依据在哪里? == 回答: 楞伽经属于三时教法,立足圣者境界,这里讲的心要么是凡夫心(阿赖耶识)要么是圣者心(正智)。不是二时讲的我们凡夫当下的心识。 == 2.【提问】依他起自…”)
  • 2022年3月31日 (四) 08:46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3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3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圣者能见的凡夫心是阿赖耶识,圣者能见的圣者心能否理解为真如如来藏心? == 回答: 圣者心是心的一种状态,不是真如,但也没离开真如;心就分两种状态,凡夫心(识):处于分别状态下的心;圣者心(智):处于无分别、乃至无似相状态的心。一种特…”)
  • 2022年3月31日 (四) 08:42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8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8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精神活动也可以是我们现在梦中心识的精神活动,说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依据在哪里? == 回答: 楞伽经属于三时教法,立足圣者境界,这里讲的心要么是凡夫心(阿赖耶识)要么是圣者心(正智)。不是二时讲的我们凡夫当下的心识。 == 2.【提问】依他起自…”)
  • 2022年3月30日 (三) 15:21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1-12-29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8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精神活动也可以是我们现在梦中心识的精神活动,说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依据在哪里? == 回答: 楞伽经属于三时教法,立足圣者境界,这里讲的心要么是凡夫心(阿赖耶识)要么是圣者心(正智)。不是二时讲的我们凡夫当下的心识。 == 2.【提问】依他起自…”)
  • 2022年3月30日 (三) 15:19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1-12-3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9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胜者能见的凡夫心是阿赖耶识,圣者能见的圣者心能否理解为真如如来藏心? == 回答: 圣者心是心的一种状态,不是真如,但也没离开真如;心就分两种状态,凡夫心(识):处于分别状态下的心;圣者心(智):处于无分别、乃至无似相状态的心。一种特…”)
  • 2022年3月27日 (日) 10:33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7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7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什么是瑜伽? == 回答: 瑜伽,梵文yoga,瑜伽是音译,意译是相应。在印度,瑜伽泛指一切的修行,有神论的宗教修行的目的,就是与自己所信奉的神相应,而佛教修行的目的是与真如相应,所以佛教的修行也叫瑜伽。瑜伽师就是修行的人。 == 2.【提问】什…”)
  • 2022年3月27日 (日) 10:32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6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6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圆成实性是本有、是佛的境界,虚幻分别有是虚幻分别性有、有而不真要转,遍计所执自性是凡夫境界、本没有不存在。这样理解对吗? == 回答: 用三性理解:1、遍计所执性是凡夫误以为存在实际上不存在,本无,是假的、凡夫以为的有为法。2、依他起性…”)
  • 2022年3月25日 (五) 14:35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5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5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虚幻分别性与虚幻分别境有什么区别? == 回答: 虚妄分别性就是虚妄分别本身、形式;虚妄分别境就是虚妄分别的内容。这两个概念出自《辩中边论》:辩中边论有一品叫辩摄相品就说虚妄分别可以摄三性:“但有如是虛妄分別,即能具攝三種自性”,“論…”)
  • 2022年3月24日 (四) 14:04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4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4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为什么阿赖耶识会被境所敷,是因为境界会熏种子吗? == 回答: 在abhasa上,有两种情况,觉悟是智,迷惑是识,不知自心现而执取外境就是识的现行功能,以为有外境这件事叫迷惑。 == 2.【提问】阿赖耶识有二种生灭能转识成智,那么阿赖耶识有自性吗? ==…”)
  • 2022年3月23日 (三) 18:16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3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3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无业无报这个法义怎么理解? == 回答:无业无报就是世俗因果,眼翳执毛模型中误以为有毛和毛的业与报,以圣者正见看是无业无报。梦中法的业与报就是无业无报。 无业无报、【梵文】karmakriyārahito【解释】没有业,没有报。三时教法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
  • 2022年3月22日 (二) 16:44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2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2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什么是密法? == 回答: 密法涉及了甚深境界:离言、不可思议;也就是圣者境界。 == 2.【提问】二时是空,三时是转 ,转的目的也是为了空吗? == 回答:从凡夫到成佛的五位三阶段,空掉遍计所执自性是凡夫阶段的目标。转识成智是登地以上到八地的目…”)
  • 2022年3月21日 (一) 15:58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1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1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哪个缘生起了虚妄分别的错觉? == 回答: 三套缘起要判教,十二缘起和缘生缘起是缘起的方便说,实际上是无缘无起,是假缘起;藏识缘起是真缘起,也叫甚深缘起,但缘起的也只是错觉,是缘起的究竟说。 == 2.【提问】经文“心能积集业,意能广积集,了…”)
  • 2022年3月20日 (日) 16:25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唯了别和唯识无境有什么区别? == 回答:两者侧重点不同,唯识无境侧重解构外境;唯了别识侧重讲唯有虚妄分别,唯了别是唯识无境的进阶。对于彻底解构了凡夫境界的众生,有时会这样表达,凡夫境界就是虚妄分别,唯虚妄分别;经中也讲:身、资财及…”)
  • 2022年3月19日 (六) 13:40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19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19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梦醒之前美梦和噩梦对梦中众生还是感同身受的,这相当于梦中之业报吧? == 回答: 对凡夫而言,是很真实的,但是误以为的真实感。无业无报,感受很真实,意味着这个感受是错觉,我们承受着错觉的结果,错觉的机制是胜义因果,凡夫见不着。梦喻就是说…”)
  • 2022年3月18日 (五) 16:17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18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18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了别识与经文“对现境说五,了别故名识”中“了别故名识”有什么区别? == 回答: 前一个是完成时,藏识;后一个是进行时,意识。“了别故名识”的了别就是确认、认为。了别识的了别是指分别完了所熏习下的种子的积淀。 == 2.【提问】“心能积集业,…”)
  • 2022年3月17日 (四) 16:46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17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17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缘起无生,缘起就是起错觉,可以这样理解吗?== 回答: 不是,佛陀一共讲了三套缘起:1、初时的十二缘起。2、二时的缘生缘起。3、三时的藏识缘起。显然,缘生缘起是二时教法立足于凡夫境界来讲的,缘生缘起就是无生无起。 初时与二时的缘起都是缘起…”)
  • 2022年3月16日 (三) 16:48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16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16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显现的一切法都不去执着、远离一切相、也无凡无圣,这样理解对吗? == 回答: 不是不去执着,不去执着是搞无想定;是无所执着,知道无所可执着,强化这个知道! 同时以这个无所住心去度化众生,发掘习气,以用对治,就是修行…”)
  • 2022年3月15日 (二) 16:23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15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15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歇即菩提”意思是不是什么都不想就是菩提? == 回答: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这个出自某佛学文献;狂心就是凡夫自以为的妄心,歇取决于机制依他起性的转染成净,什么都不想只能暂歇,治标不治本,病根是杂染种子。知道根本没有什么狂心这个狂…”)
  • 2022年3月13日 (日) 11:14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13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13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藏识大海、境界风动、转识浪起”这句经文怎么理解? == 回答: 海浪风模型三分法:藏识大海(种子)、境界风动(分别)、转识浪起(显现);海浪风模型二分法:藏识大海(种子)、转识浪起(现行)、现行=显现+分别。 == 2.【提问】为什么阿赖耶时也叫了…”)
  • 2022年3月11日 (五) 16:28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11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11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不得有无”好像跟之前听过的不太一样,究竟该如何理解? == 回答: 大慧菩萨赞佛,第一颂中说“不得有无”,就是凡夫境界没有“有无”。因为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以智慧观照世间,凡夫境界就是把生翳病的眼睛显现的似毛的影,误执成为了心外的毛…”)
  • 2022年3月10日 (四) 13:35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1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1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圣者境界无分别就是没有“有无”,这样理解对吗? == 回答: 不得“有无”就是空性,空者即是妄计性句义,空就是对治遍计所执自性这个范畴的。圣者境界是离言自性,说圣者境界无分别是立足圣者境界表述的,两者阐述的立足点不同。住无分别一定不得有…”)
  • 2022年3月9日 (三) 13:07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09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09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圣者心的行处是讲有圣者境界吗?== 回答: 境界自心现有两重含义,一是凡夫心=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出了山河大地了吗?没有!只是现出了误以为有山河大地的错觉,这是在破增益;二是圣者心=正智,正智攀缘如如,是方便表达,正智与如如不…”)
  • 2022年3月8日 (二) 16:21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08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08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飞矢不动悖论是什么?与学佛有什么联系? == 回答: 这就是古希腊数学家著名的飞矢不动悖论,是说飞箭在一个确定的位置上,在那一瞬间,这支箭是不动的,因此其他的瞬间也应该是不动的,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即所有运动物体都必须是每一瞬间既…”)
  • 2022年3月6日 (日) 10:52 茶徒2131 讨论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06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06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谈谈维度问题 == 回答:维度(dimensionality),又称为维数,是数学中独立参数的数目,在物理学和哲学的领域内,指独立的时空坐标的数目。 先解构一下时空,时空是理性的产物,它的前提是有事物存在和有事物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感知而抽象出来的概念。时…”)
最新 | 最旧) 查看( | )(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