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2-28/003繁

来自楞伽经导读
< L2:2-28
Admin讨论 | 贡献2021年1月15日 (五) 13:10的版本 (导入1个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求譯】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以此義勸請世尊:“唯願更說言說妄想所現境界。世尊,何處,何故,云何,何因衆生妄想言說生?”佛告大慧:“頭、胸、喉、鼻、脣、舌、齗、齒和合出音聲。”大慧白佛言:“世尊,言說妄想爲異爲不異?”佛告大慧:“言說妄想非異非不異。所以者何?謂彼因生相故。大慧!若言說妄想異者,妄想不應是因。若不異者,語不顯義。而有顯示。是故,非異非不異。”

【菩譯】爾時聖者大慧菩薩,復以此義勸請如來,而白佛言:“世尊!惟願爲我重說四種虛妄執著言語之相,衆生言語何處出?云何出?何因出?”佛告大慧菩薩言:“大慧!從頭胸喉鼻脣舌牙齒轉故,和合出聲。”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口中言語虛妄法相,爲異爲不異?”佛告大慧言:“大慧!言語虛妄者,非異非不異。何以故?大慧!因彼虛妄法相生言語故。大慧!若言語異者應無因生。大慧!若不異者,言說不能了前境界。大慧!說彼言語能了前境,是故非異非不異。”

【實譯】大慧復言:“世尊,願更爲說言語分別所行之相,何處、何因、云何而起?”佛言:“大慧!依頭、胸、喉、鼻、脣、齶、齒、舌和合而起。”大慧復言:“世尊,言語分別爲異不異?”佛言:“大慧!非異非不異,何以故?分別爲因,起言語故。若異者,分別不應爲因。若不異者,語言不應顯義。是故,非異,亦非不異。”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