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依照经文,“往昔所种善根力故”,罗婆那王往昔种下了善根。请问善根是如何种下的?
2 依照经文,罗婆那王具有了如实理解佛法与非佛法等各种学术、思想观点的智慧,叫作“于一切法得如实见”。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很多佛教徒没有这样的智慧,不能如实理解各种不同的思想,这就是“不如实见”。以下哪些是“不如实见”?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不依靠别人的教诲,只凭着自己的善巧的觉知观察,叫作“不随他悟,能以自智善巧观察。”具有了这样的能力,能做到以下哪些事?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现种种身,善达方便,巧知诸地上增进相”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5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心、意、意识”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6 依照经文,“常乐远离心、意、意识”,说明要远离心、意、意识,即远离阿赖耶识。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为什么要远离阿赖耶识?
7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断三相续见”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8 社会上有千千万万的佛教徒,相信六道轮回,相信有一个不变的精神主体——我,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不断轮回。把六道轮回当佛法学习,这是当今中国比比皆是的现象。但是,讲六道轮回真的不是佛法,为什么?
9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什么是佛法?
10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学佛最难之处在哪里?
判断题 每题1分;
1 “于一切法得如实见”中的“法”对应梵文是śāstra,译作经典、典籍、著作。这个典籍,既包括佛法的经典,也包括非佛法的经典。
2 三教合一、五教一统,在当今的这个世界上非常普遍,而且讲这种话的人还自以为高明。这种不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不能理解佛陀教法的不共,把不同思想理论混说、混讲,就是不如实见。
3 “心、意、意识”,是阿赖耶识的“三分法”的表达。远离心、意、意识就是离诸杂染,就是转染成净,这是初地到七地菩萨修行的主要内容。
4 讲轮回不是佛法,讲“轮回如梦”才是佛法。轮回本来就是一场错觉,错觉转正觉,梦醒就解脱。
5 讲六道轮回就是讲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