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藏识缘起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藏识缘起
阿赖耶识缘起模型
种子的现行
现
行 |
显现 | 似外显现 viṣayābhāsa
似义显现 arthābhāsa 似物显现 bhāvābhāsa |
喻:生病的眼睛显现出的“似毛的影”。 | |
分别 | 把“似外”执为“真外” | 能所
分离 |
喻:将“似毛的影”误以为(执取为)真外之毛,并安立名言“毛”。 | |
安立名言 |
现行 | 显现 | 似外之相
(影) |
相分 | 显现:相分和见分 |
见似外相之见
(似能执取心外之物的能力) |
见分 | |||
分别
(意识) |
把见似外相之见误当作
能执取心外之物的能力 |
能取
(能执取心外之物的能力) |
分别:把见分当能取,执相分为所取。
能取所取是分别的结果,即遍计所执性。 (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 末那识:由见分到能取的过程,作用是推动分别。 | |
执似外之相为真外之物 | 所取
(真外之物) | |||
安立名言 | 给误以为存在的真外之物(所取)安立名言(起名) |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有四种因缘,眼识转。何等为四?所谓不觉自心现而执取故,无始时来取著于色虚妄习气故,识本性如是故,乐见种种诸色相故。大慧,以此四缘,阿赖耶识如瀑流水,生转识浪。如眼识,余亦如是,于一切诸根微尘毛孔眼等,转识或顿生,譬如明镜现众色像,或渐生,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心海亦尔,境界风吹起诸识浪,相续不绝。——《楞伽经》
识的三相和二种生住灭
识 | 了别识 | 真识 | 种子本身 | 真相 | 相续生住灭 | 圣者
能见 |
现识 | 似外之相 | 转相 | 相生住灭 | |||
分别事识 | 把似外当真外
安立名言 |
业相 | 凡夫
造作 |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识有几种生、住、灭?”佛言:“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臆度者之所能知。所谓相续生及相生,相续住及相住,相续灭及相灭。诸识有三相,谓转相、业相、真相。——《楞伽经》
转识成智
眼识 | 耳识 | 鼻识 | 舌识 | 身识 | 意识 | 末那识 | 阿赖耶识 |
转依 | |||||||
成所作智 | 妙观察智 | 平等性智 | 大圆镜智 | ||||
法界体性智 |
中道:不增益不损减
三时教法,增益(心外有境)是常见,损减(不见真实)是断见,不增不减是三时教法的“中道”。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说建立、诽谤相,令我及诸菩萨摩诃萨离此恶见,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破建立常、诽谤断见,令于正法不生毁谤。”——《楞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