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三阶段特征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五位三阶段特征
♦ 五位的二分法,它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区分凡夫与圣者,区分凡圣的作用。凡夫与圣者的重要差别就是凡夫分别,圣者无分别。
♦ 在《楞伽经》当中,为了细致表达修行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用的最多的是五位的“三分法”,就是把整个修行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见道位作为第一个分水岭之外,再在修道位的七地到八地之间划一道分界线。因此,从凡夫到成佛的整个修行阶段,有两个转折点:
- 第一个转折点,就是见道位。
- 第二个转折点,就是修道位的从七地菩萨位升入八地菩萨位。注意七地入八地是关键点,是转折点。
这三个阶段的修行有着重要的不同的特征。以眼翳执毛模型为例。
第一阶段
♦ 第一阶段:见道位之前的凡夫位的特征
- 既有ābhāsa的显现,又有nimitta的分别。
- 凡夫位的修行,要对治的就是这个nimitta,要领受“境界自心现”,要领受只有ābhāsa其实没有nimitta。
- 彻底领悟了没有nimitta就要见道登地做菩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