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04/课后自测

< 楞伽经导读004
讨论 | 贡献2021年2月20日 (六) 20:27的版本 (文本替换 - 替换“叫作”为“叫做”)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楞伽经导读》测试题004

1-01-01  五法 三自性 八识 二无我

一、填空题

二、在线测试题

选择题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楞伽经》的第一品,叫罗婆那王劝请品,这是《楞伽经》什么部分?( )

A、序分
B、正宗分
C、流通分

2 一部完整的佛经的开头是什么?( )

A、“一时”
B、没有固定的开头
C、以地点开头
D、“如是我闻”

3 “如是我闻”的梵文evaṃ mayā śrutam,翻译成白话是?( )

A、听说了
B、曾经听闻
C、被我如此这般的听说过的
D、告诉我

4 《楞伽经》佛陀说法的地点是在哪里?

A、祇树给孤独园
B、鹿野苑
C、摩罗耶山顶的楞伽城
D、娑竭罗龙宫

5 比丘指的是?( )

A、佛陀的出家弟子
B、善男信女
C、皈依佛陀的在家居士
D、普通要饭的人

6 一部佛经里边,如果说今天的听众里边有菩萨,那往往就意味着这部经讲的是什么佛法?( )

A、人天乘
B、缘觉乘
C、大乘
D、声闻乘

7 对“识”的划分,为什么会有八个识、三个识、两个识和一个识,这么多种划分方法说明什么?( )

A、佛糊涂了。
B、识太复杂,佛讲不明白。
C、佛经翻译错了。
D、识可以表现出来种种的不同的功能。

8 什么是佛陀三时教法的支柱,是佛陀三时教法体系的骨架?( )

A、四重二谛
B、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C、权便中观
D、究竟中观

9 造成历史上和现在很多学习唯识的人被人批评为“入海算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A、这些人智商不够。
B、没有搞清楚佛法的体系,没有抓住佛法的教理体系的纲领。
C、这些人大头磕的不够。
D、这些人不是大德。

10 佛陀三时教法的纲领是什么?( )

A、权便中观。
B、究竟中观。
C、缘生性空。
D、“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四个道理。

11 《楞伽经》这部经非常的殊胜,从法义上讲是为什么?( )

A、因为讲经的地点楞伽城非常殊胜。
B、因为请法的人是罗婆那王,身份殊胜。
C、因为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在楞伽城讲法。
D、因为这部经中佛陀把三时教法的教理体系的纲领讲出来了。

12 看到“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我们应该( )。(多选)

A、第一,要知道下边记述的都是当时佛陀讲课的真实场景、真实教诲,要生信。
B、第二,我们作为末法时期的后世弟子,我们对佛陀言教的学习也应该秉持着“如是我闻”这样一个基本精神。
C、经中怎么说的,我们怎么听的,就如实的学习。
D、不要加上凡夫自己的妄见。

13 佛经都是用“一时”,为什么?( )(多选)

A、这是印度人对时间的习惯。
B、集结佛经的时候,忘记佛陀具体是什么时候说法的了。
C、这是佛陀的规定。
D、佛教认为时间是虚妄的,没有必要执著具体的时刻。

14 五法指的是哪五种法?( )(多选)

A、相
B、名
C、妄想
D、空性
E、正智
F、如如

15 三自性指的是哪三种自性?( )(多选)

A、遍计所执自性
B、依他起自性
C、空性
D、圆成实自性

16 关于“诸识”,哪些说法正确?( )(多选)

A、广说这个识有八个,所以叫八识。
B、略说可以说有三个。
C、也可以说有两个。
D、其实识只有一个。

17 佛陀三时教法的教理体系纲领包括哪些?( )(多选)

A、五法
B、三自性
C、四重二谛
D、八识
E、究竟中观
F、二无我

18 依照《解深密经》,佛陀的整个教理体系,可以分成三套相对独立的名言系统,请选出正确的选项。( )(多选)

A、初时教法
B、二时教法
C、三时教法
D、人天乘教法

19 二时教法的究竟中观指的是?( )(多选)

A、四重二谛的中观
B、泯灭二边的中观
C、“既不生也不灭”的中观
D、“因不生故不灭”的中观

20 八识包括哪些?( )(多选)

A、眼识、耳识
B、鼻识、舌识
C、身识、意识
D、末那识
E、阿赖耶识


判断题


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楞伽经》的第一品,也就是《楞伽经》的正宗分,叫罗婆那王劝请品。( )

正确
错误

2 “如是我闻”,一部完整的佛经是由这句话开头的,它的梵文evaṃ mayā śrutam,是“被我如此这般的听说过的”。( )

正确
错误

3 看到“如是我闻”这四个字:第一,就知道下边记述的都是当时佛陀讲课的真实场景、真实教诲,要生信;第二,我们作为末法时期的后世弟子,我们对佛陀言教的学习也应该秉持着“如是我闻”这样一个基本精神。( )

正确
错误

4 菩萨可以示现为出家,也可以示现为在家。( )

正确
错误

5 一部佛经里边,如果说今天的听众里边有菩萨,那往往就意味着这部经讲的是小乘佛法。( )

正确
错误

6 摩诃就是梵文mahā这个词的音译,mahā这个词是“大”的意思,所以菩萨摩诃萨如果翻译过来就是大菩萨。( )

正确
错误

7 “五法”就是指五种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 )

正确
错误

8 “三性”三自性就是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 )

正确
错误

9 八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

正确
错误

10 “诸识”,广说这个识有八个;略说可以说有三个,也可以说有两个。当我们把《楞伽经》学完以后,学懂了,你就会发现其实识只有一个。( )

正确
错误

11 说八个识,说三个识,说两个识,都是从识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的不同的功能上进行划分的而已。( )

正确
错误

12 无我,是讲两种无我,就是人无我、法无我。( )

正确
错误

13 “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是佛陀的三时教法的教理体系的纲领。( )

正确
错误

14 学习佛陀的三时教法,也就是学习瑜伽行派的思想体系,其实就是学泯灭二边的究竟中观。( )

正确
错误

15 懂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四个道理,就是懂唯识;不懂这四个道理,你学的再多,也不能叫做懂唯识。( )

正确
错误

16 依照《解深密经》,佛陀的整个的教理体系,可以分成三套名言系统,就是佛陀的初时教法、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 )

正确
错误

17 初时教法是小乘,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是大乘。( )

正确
错误

18 佛陀的大乘教法分成两个体系,就是二时教法的中观和三时教法的唯识。( )

正确
错误

19 二时教法的中观指的是泯灭二边的究竟中观。( )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