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在《楞伽经》与《金刚经》中都有“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句经文,所表的法义是否相同?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凡夫要舍的两种法指的是“法”和“非法”,梵文是dharma和adharma,为什么凡夫要舍“法”和“非法”这两种法?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法”与“非法”就是一对相待的“二”,罗婆那王为什么要问“法”与“非法”的问题?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有体无体,是实非实”,依照这句经文,如何正确理解凡夫境界的“法”与“非法”的区别?
5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法”是有体,是实,是凡夫现量感知到的实在的事物;“非法”是无体,是非实,非法就是凡夫的比量推理的观念,那什么是凡夫的“现量”和“比量”?
6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怎样正确理解“兔”与“兔角”这一对“法”与“非法”的差别范畴?
7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自相”是“法”,那什么是“自相”?
8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共相”是“非法”,什么是“共相”?
9 有人认为,人们不断推演自相与共相,最终猜测整个宇宙会不会有一个共相,并认为这个共相就是宇宙的真相,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如何正确评价这个问题?
10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古希腊哲学家与佛法,在理解“自相”与“共相”上有何区别?
1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关于“法”与“非法”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些?
12 很多人以为,“非法”比“法”更接近于圣者亲证的真实性,把“非法”当真实,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为什么说这是对佛陀教法的最大的误解之一?
1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如何正确理解“法”与“非法”这两种要舍弃的法?
1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依照经文“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舍法是要舍“法”与“非法”两种法,这是佛教的关键所在,也是佛法区别于哲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15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法”与“非法”是一对相待的名言,没有兔,就不可能有兔角的名言。没有自相,就不可能有共相的安立,“法”与“非法”是二;“法”是凡夫的虚妄分别所致,“非法”比较于“法”,更接近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