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名百科
杨仁山(1837年-1911年),字仁山,杨仁山出生于清朝安徽石埭(今安徽池州石台),是清朝末年著名的佛教居士,杨仁山被誉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杨仁山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是同年的进士。杨仁山不喜欢科举,富有民族情感,曾经协助曾国藩处理军粮事务,后在江宁筹防局任职。杨仁山移居杭州后,原想娶一名杭州女子为妻,遭到母亲和正室的反对,杨仁山终日闷闷不乐,漫步西湖。在杭州书店中,见到大乘起信论,大为激赏,从此嗜读佛法经典,开始佛法事业。1866年,杨仁山移居南京,创立金陵刻经处。1878年,杨仁山受聘曾纪泽幕府。1880年杨仁山随曾纪泽出使欧洲。1886年,随刘芝田出使英法,杨仁山是第一个到过欧洲的中国佛教徒。杨仁山在伦敦结识了日本学者南条文雄,归国后与他密切合作,将在中国已失传的佛教经典,重新自日本传回中国,并编印出版。杨仁山希望振兴佛教,以佛法振兴中国,作支那佛教振兴策。1908年(光绪34年),在金陵刻经处之下,杨仁山建立祇洹精舍,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化的佛学教育机构。但因经费短缺,两年后停办。1911年,杨仁山在武昌起义前去世,享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