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名度生四加一

来自净名文库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净名度生四加一,净名精舍术语,是净名精舍首席学术导师于晓非教授总结的度众生的布施修行法门。

一、包括五件事:

(一)努力告诉众生,佛说轮回如梦。

作为凡夫,相信六道轮回,只是信仰佛教的前提,但不是佛法本身。那么什么是佛法?其实只用一句话、八个字就可以把佛法的最重要的内容概括无疑,这八个字就是“轮回如梦,醒即解脱”。所以讲轮回不是佛法,讲轮回如梦才是佛法。

(二)告诉众生佛陀找到的从人生大梦中醒来的方法。

佛陀宣称自己是“Buddha”,觉者。“Buddha”是个名词来源于动词词根“Buddh”,这个词根就是“醒”的意思。因此“Buddha”最基本的含义就是“醒了的人”。也就是释迦牟尼三十几岁坐在菩提树下,宣称自己醒了,言外之意,他认为我们此刻还在梦中。有人说:我不认同!我晚上躺在床上做的那才是梦,我现在不是梦。而释迦牟尼老人家想告诉我们的是,晚上躺床上做的那个是梦中之梦,你此时此刻还是梦!可是释迦牟尼老人家说,我从人生的这场大梦中醒来了,而你还在梦中。如果你跟着我修行,直到有一天,你能像我一样,从此时此刻我认为的这个人生的大梦当中醒来之后,你才会发现,你今天所认为的一切的真实的存在,比如说桌椅板凳、比如说山河大地、比如说日月星辰,其实它都像梦中的老虎一样,等你醒来之后,才发现它们从来没有、压根没有、根本就没有过。

学佛最难之处就难在凡夫们不会认同、不敢认同、不愿认同,眼前的整个人生就是一场梦,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虚妄分别”。

(三)如果一时半会醒不了,告诉众生佛陀教诲我们怎么做,就能导致美梦而不做恶梦。

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这是好事是善。有人说这熏习的种子就是清净种子了吧?不是的。大家要注意,说到农贸市场偷了人家两根黄瓜,这个熏习的种子固然是杂染种子,但是这个杂染并不是因为是偷,它才杂染,是因为认为心外有黄瓜可偷而是杂染。扶老太太过马路,不是清净种子,为什么?因为只要认为心外有老太太可扶,熏习的种子就是杂染的。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界如梦如幻,只要认为心外有物,不管我们当下的这个行为是善还是恶,其实都是在支撑着这个梦,甚至是强化着这个梦。只不过做了好事的善,会导致未来的美梦;做坏事的恶,会导致未来的恶梦,但是不管是美梦还是恶梦,它都是梦,因此它就是杂染。什么是清净的?就是知道心外无物,知道当下如梦,知道要从梦中醒来,所以之所以叫清净,它是要唤醒梦,而不是强化梦。如果清净种子不断地替换杂染种子,等到杂染种子完全被清净种子替换了,就醒了。

(四)对那些正在做恶梦的众生,告诉他为什么别人在做美梦,而你却在做恶梦。

三时教法建立了胜义因果就是告诉凡夫,虽然世间如梦,但是梦中行善的错觉熏习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种子现行时就会导致做美梦的错觉。梦中作恶的错觉熏习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种子现行时就会导致做恶梦的错觉。虽然美梦、恶梦全是梦,全是错觉,但是在梦醒之前,地狱错觉与天道错觉对于凡夫的感受而言还是苦乐分明的。因此对于未醒凡夫还是要尽可能行善,而不要作恶。

(五)尽我们所能,努力帮助正在做恶梦的众生。

大乘佛法修行,就是“世俗谛菩提心”与“胜义谛菩提心”的“不二”。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凡见众生有苦难,他必须生起帮助众生的心,这个心是悲心的驱使,在帮的过程中增长着福德;在“胜义谛”上,在“空”上帮,帮了还得当没帮,增长着智慧。因此佛陀给我们指引的修行的法门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双修”。

二、在做好前四件事的同时做第五件事。

不做前四件事,只做第五件事,与佛法无关。前四件事是法布施,法布施为最。正如《金刚经》里讲的,为他人讲说《金刚经》四句偈的功德,大于把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全都捐献的功德。法布施与财布施、无畏布施、身命布施相比,前三种布施只是解决着被布施人的现世的肉身的生命问题,而法布施解决的是被布施人的法身慧命问题,它们是质上的区别,不是量上的差别。

参见:六度、如梦观、法布施

词条编写者:

第二版:

第一版:喜子、宏瑞

讨论意见:梁传旭、樱花、李兰、马刚、未Ma、真、法和

资料汇总:宏瑞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