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入门三问
学佛入门三问,净名精舍术语,指学佛者入门的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1、是否相信轮回;2、是否认同轮回苦而寻求解脱;3、如何解脱。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是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佛教徒的基本标准。
一,是否相信轮回
第一个问题生命观选择,是一个人在一世说、二世说、三世说这几种不同的生命观当中,能否认同印度古人的生命轮回的三世说生命观。这是能否建立起对佛教信仰的第一个思想基础、第一道门坎[1]。
二,是否认同轮回苦而寻求解脱
第二个问题出离心发起,如果认同了印度古人三世说的生命观,面对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对生命轮回充满了“苦”这件事是不是能够理解。佛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总结了生命的种种的苦。只有对生命的苦的认同,才有一种厌离的心要趋向解脱,寻求涅槃,所以学习理解佛陀教法的第二件事,就是是否能生起对现世生命的厌离、对苦的认同。当一个人认同了三世说生命观,认同了生命的生死的轮回,同时他又生起了对现世生命轮回的苦的理解,也就是生起了出离心,这是对佛教生起信仰的思想基础[2]。
三,如何解脱
第三个问题修行路径的选择。佛法就是释迦牟尼给出来的,能够引领着我们众生从生死轮回走向涅槃的那套解决方案。 一种人对现世生命苦的感受极端地厌离,想尽早的断除自我的烦恼,走向涅槃。佛陀给这些人讲了小乘佛教的法。 第二类众生,虽然生起了出离心,但并不急于寻求个人的断除烦恼、走向涅槃,而是要在这个世界上,通过不断的生命轮回的过程当中,以帮助其他的众生走向涅槃、摆脱苦难作为自己修行的解脱道路。对于有这样心境的众生,佛陀讲了大乘佛教的法。
用八个字把佛法最重要的内容概括无遗,就是“轮回如梦,醒即解脱”。讲轮回不是佛法,讲“轮回如梦”才是佛法。相信六道轮回的三世说的生命观,只是信仰佛教的思想前提,还不是佛法本身,还在佛门之外。如果不知进取,止步于此,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外道见[3]。 小乘佛法告诉我们“轮回无我”,就是轮回里边没有贯彻始终的永恒不变的这个精神主体。大乘佛法进一步告诉我们“轮回如梦”,轮回本来就是一场错觉。错觉转正觉,梦醒就解脱[4]。
四,总结
第一,认同三世说; 第二,认同后,能升起出离的心; 第三,只有出离心,还暂时不能升起菩提心,可以修小乘法; 第四,认同三世说,有出离心,可以升起菩提心,可以修大乘法。
词条编写:
第三版:靈智妙覺
第二版:时雨普洽
第一版:时雨普洽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