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宗”的版本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删除591字节 、 2022年1月6日 (四) 22:41
导入1个版本
(导入1个版本)
(导入1个版本)
 
(未显示2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释义==
==释义==
<onlyinclude>有宗,佛教术语,梵文待查,【在佛陀三时教法教理体系里】圣者能见的藏识不空,所以对三时教法教理体系{<s>,</s>}全面系统解读的唯识{<s>,就</s>}被{<s>后人</s>}称为“有宗”。
<onlyinclude>有宗,佛教术语,梵文待查,在佛陀三时教法教理体系里圣者能见的藏识不空,所以对三时教法教理体系全面系统解读的唯识被称为“有宗”。


三时教法立足于圣者境界{<s>而</s>}向凡夫说法,安立圣者能见的藏识而破增益,其方法不是空,而是转。
三时教法立足于圣者境界向凡夫说法,安立圣者能见的藏识而破增益,其方法不是空,而是转。


三时教法的前六识,{<s>只</s>}是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时{<s>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只是</s>}功能的表现,不是在阿赖耶识之外还有六个识,{<s>而</s>}阿赖耶识是圣者能见{<s>,所以</s>}不能空,但要转,一旦转染成净,{<s>没有了杂染种子,也就没有了杂染种子的现行,也</s>}就没有了杂染种子现行时,表现出来的分别{<s>的</s>}功能的前六识。二时教法“心境俱空”,既空外境又空心识,{<s>但</s>}二时教法空的{<s>心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s>}是立足于凡夫境界的{<s>,</s>}凡夫以为的凡夫{<s>的</s>}内在心识,{<s>当然</s>}【必须】要空{<s>。</s>}【,因此】{<s>所以</s>}对二时教法教理体系{<s>,</s>}全面系统解读的中观{<s>,就</s>}被{<s>人们</s>}称为“空宗”。
三时教法的前六识,是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时功能的表现,不是在阿赖耶识之外还有六个识,阿赖耶识是圣者能见不能空,但要转,一旦转染成净,就没有了杂染种子现行时,表现出来的分别功能的前六识。二时教法“心境俱空”,既空外境又空心识,二时教法空的是立足于凡夫境界的凡夫以为的凡夫内在心识,必须要空,因此对二时教法教理体系全面系统解读的中观被称为“空宗”。


千百年来,许多学习中观的人,认为中观的“心境俱空”是了义的,唯识的“空外境不空心识”,是不了义的{<s>。</s>}【;】而且学唯识的人千百年来也以空外境不空心识,{<s>而</s>}在“心境俱空”的中观面前感到低{<s>人</s>}一等,始终摆脱不了“心识不空”这个{<s>心理</s>}阴影。中观对唯识的{<s>所谓</s>}不空心识,因而空的不彻底的批评,完全是误解,是不懂唯识的曲解{<s>。</s>}【,】中观的“空”和唯识的“有”{<s>,</s>}根本就不在同一个范畴里,{<s>其实</s>}在对凡夫境界的解构的彻底性上,中观与唯识没有区别,只是解构的方法路径不同而已。中观与唯识{<s>,也只</s>}是大乘佛法中两条相对独立的修行路径{<s>。</s>}【,】二时教法解构的方法是“空”,三时教法解构的方法是“转”。
千百年来,许多学习中观的人,认为中观的“心境俱空”是了义的,唯识的“空外境不空心识”,是不了义的;而且学唯识的人千百年来也以空外境不空心识,在“心境俱空”的中观面前感到低一等,始终摆脱不了“心识不空”这个阴影。中观对唯识的不空心识,因而空的不彻底的批评,完全是误解,是不懂唯识的曲解,中观的“空”和唯识的“有”根本就不在同一个范畴里,在对凡夫境界的解构的彻底性上,中观与唯识没有区别,只是解构的方法路径不同而已。中观与唯识是大乘佛法中两条相对独立的修行路径,二时教法解构的方法是“空”,三时教法解构的方法是“转”。


对中观与唯识之间的关系的误解,核心就是不理解佛陀二时教法与三时教法的说法的“立足点不同”这个关键点,能够理解这个立足点不同,其余问题都好解决。<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57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f></onlyinclude>
对中观与唯识之间的关系的误解,核心就是不理解佛陀二时教法与三时教法的说法的“立足点不同”这个关键点,能够理解这个立足点不同,其余问题都好解决。<ref>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57讲.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f></onlyinclude>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