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个编辑
小 (导入1个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释义== | ==释义== | ||
<onlyinclude> | <onlyinclude> | ||
修行,佛教术语,梵文bhāvanā,就是灭阿赖耶识中的杂染种子,{<s>这</s>}就是转染成净。{<s>一旦</s>}转染成净了,{<s>也就是</s>} | 修行,佛教术语,梵文bhāvanā,就是灭阿赖耶识中的杂染种子,{<s>这</s>}就是转染成净。{<s>一旦</s>}转染成净了,{<s>也就是</s>}阿赖耶识中杂染种子就没有了,{<s>那么</s>}表现为杂染种子现行时的分别{<s>的</s>}功能的前六识,也就不会生起了。 | ||
《楞伽经》经文,“{<s>大慧,</s>}阿赖耶识虚妄分别种种习气灭,即一切根识灭,是名相灭”,{<s>“习气”,上一讲讲了,就是阿赖耶识中未现行的杂染种子。“根识”,这里的“根”,梵文是indriya,就是感觉器官,比如眼根、耳根等等。根识就是凡夫以为的感觉器官上生起的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前面讲过,在佛陀三时教法里,这六个识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阿赖耶识中,杂染种子现行时所表现出来的分别的功能。经文的意思就是佛陀说,大慧啊,</s>} | 《楞伽经》经文,“{<s>大慧,</s>}阿赖耶识虚妄分别种种习气灭,即一切根识灭,是名相灭”,{<s>“习气”,上一讲讲了,就是阿赖耶识中未现行的杂染种子。“根识”,这里的“根”,梵文是indriya,就是感觉器官,比如眼根、耳根等等。根识就是凡夫以为的感觉器官上生起的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前面讲过,在佛陀三时教法里,这六个识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阿赖耶识中,杂染种子现行时所表现出来的分别的功能。经文的意思就是佛陀说,大慧啊,</s>}阿赖耶识中虚妄分别熏习下的杂染种子灭了,表现为分别功能的前六识也就灭了,{<s>。</s>}这{<s>句话</s>}是佛陀三时教法体系中,指导修行的纲领性表达。<ref >于晓非.于晓非《楞伽经》导读[OL].上海:喜马拉雅FM,2021.07[2021.08.20]:057讲.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477048/.</ref> </onlyinclude> | ||
==注释== | ==注释== | ||
<references/> | <references/> |
个编辑